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管理者的格調

提著小禮物去分公司say hello,熱情地打招呼,不過顯然分公司主管不正眼看我。

也許是職務不夠大,也許是來的時機不對,也許是本來就不對盤。

看在伴手禮的份上,跟我虛情假意一下吧?!不過顯然沒有。

是公司沒對管理者教育好嗎?是公司對管理者只要求看業績數字嗎?

有怎樣的管理者,就會有怎樣的員工,也就會有怎樣的文化。

朱元璋的平民皇帝奮鬥的故事成了歌仔戲歌的好戲碼,不過,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真是一個糟到不行的朝代,這與朱元璋不改的草莽個性有關。朱元璋如此,下面的管理者當然是一個樣。

當個管理者,一定要有管理者個格調,否則公司的成長必定受限。

而格調,來自深刻的體認、來自有決心的轉變,管理者則來自教育訓練及要求。

別讓你的企業都是沒格調的管理者吧?!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態度、專長、英語、電腦

這個觀念說的真好:
=====================================
資料來源:http://itking-sunny.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html

說到電腦證照與職場,我的一位老師常宣揚一個觀念:『態度、專長、英語、電腦』 為必備條件,但請注意,電腦是四者之末,真正的關鍵是第一個。

電腦技能當然是必備,不過,沒有好的態度,沒有一個主要專長(例如不是只繪畫畫,而是真的懂得色彩美學、真的具美術專長; 不是只會用CAD軟體,而是真的懂得產品設計的觀念),空有電腦技能也枉然。
=============================

可惜,很多家長不懂、很多失業者也不懂。
尤其自己本身在大專院校及民間的教育訓練機構從事電腦教學工作,對於這樣的觀念感觸真的很深。很多人,甚至是中年失業者,誤以為學會電腦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這個部落格不是只有電腦證照的資訊可參考,還提供了很多很棒的觀念:http://itking-sunny.blogspot.com/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教育工作的兩難

如果有一個學生在畢業前出了車禍而無法參加期末考,老師該同情他而讓他畢業,或者該讓他延畢下學期重修?

就我接觸現在的教育環境,多數人(包含家長)一定會說,『這沒什麼好討論的,老師本來就該有同情,所以該讓學生畢業』。

不過,在15年前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多數人(包含家長)也一定會說,『這沒什麼好討論的,畢不畢業是他學好了嗎?達到要求了嗎?已經有大學生的等級了嗎?和車禍沒關係,沒去或未通過測驗而不能畢業只是算他運氣不好』。

相同的狀況15年前和15年後主流價值的差異很大。

這是現在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的兩難。

堅持控管品質的老師會遭到現實主流觀念的壓力;選擇當個有同情心的老師也必須承受畢業學生也沒有好的學習品質而誤了自己的前途,也誤了學校的『招牌』。

所以,你未來可能得到的評價,原來是靠現在自己和環境的主流觀念所創造出來的!

管理思維:第一名可以理直氣壯地做產品模仿者,而讓對手無法追上

聽到一個競爭激烈的服務業老闆批評該產業龍頭毫無創意,完全複製該公司在市場上得創意產品。不過該老闆無奈地表示,龍頭廠商是一個優秀的複製者,複製的產品有可能青出於藍。

的確,這是產業內第一名以外的公司的悲哀,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最明顯的有二個例子:台灣食品業的龍頭統一企業以及軟體業的微軟(Microsoft)

統一當一個產品的複製者能力來自他有台灣最大的通路7-11; 微軟當一個成功產品的複製者則來自他擁有的雄厚財力及幾乎壟斷的作業系統佔有率。

請你努力回想,這二家公司可有何真正的創意產品?在產品創意上,他們只要追隨成功的創意者,然後用龐大的資源、及壟斷的通路及高知名度,很輕易地追上創意領先對手,然後拋諸腦後。

這樣的產業龍頭可恥嗎?這不過是個商業上的玩法,讓別人探測市場,然後自己再用龐大的資源從後追趕,這沒麼可議的。

那第二名怎麼辦?只能努力運用有限的資源開發新的創意產品在龍頭還沒殺入前大賺一筆,並且再花資源創新以防止後面第三名的從後追趕。龍頭大廠決定和你製造相同性質的產品後呢?想下一步吧!別忘了Nescape及IE的競爭之歷史教訓。

或者,開創一個競爭對手難以複製、而且是市場上需要的產品吧!

所以,下次請注意,當你犯了決策上的錯誤而讓產業龍頭有機會持有你的關鍵資源時,還是趕緊開發你的下一個明星產品還比較實際些。

P.S.思考一下,你會發現『老二哲學』在多數模仿性(複製性)高的服務業(包含軟體業)是有很大的問題,想當個永久的老二,那還是得看老大答不答應耶!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生命過客--童安格

在網路上閒逛看到童安格這首歌的歌詞,所以上網找了一下MV。

大概只有年紀的人才會體會這首歌的意境吧!

這首歌好像不是那麼紅,年輕的時候我不能體會,討厭的是,我現在竟然會為這首歌駐留....




*在擁擠的街頭 你在忙碌的追求什麼
在孤寂的角落 你知道失去的越多
在擁有的角落 你是否曾經好好珍惜
在失去的時候 是否依然那麼在意

#一生要失敗幾回 才知道成功的意義
一生要愛過幾回 才了解愛的真諦

重唱 #,*,#,#,#,#

一生要失敗幾回 啊 愛的真諦 愛的真真諦
一生要失敗幾回 才知道成功的意義 哦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告別 - 李泰祥 . 唐曉詩

沒有一首國語流行歌讓我每次聽都那麼陶醉,那麼蕩氣迴腸,還帶著一些些的憂傷。

一些陳年往事,就這樣飄過腦海。

只有李泰祥,這位台灣少數的音樂大師。


詞:李格弟 曲:李泰祥

我醉了 我的愛人
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
多想啊 就這樣沉沉的睡去 淚流到夢裡 醒了不再想起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你的歸你 我的歸我

請聽我說 請靠著我
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
再看一眼 一眼就要老了
再笑一笑 一笑就走了
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 各自曲折(寂寞)
原來的歸原來 往後的歸往後



這首歌的緣由及背景:
http://roxytom.bluecircus.net/archives/007111.html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心情:老相片的故事--嘉義平凡人誌

這是我做的教學範例影片。

當在蒐集素材時,上網聽到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這樣熟悉的旋律我想起了回來嘉義後在嘉義市社區大學認識的這些學習夥伴,也想起了他們提供的老相片正躺在我的電腦裡。

於是,我下載了著個音樂,加入了這些老相片,用最簡單的手法將呈現這些老相片想說的每一個故事。

這些相片皆96春季班電腦課的學員提供的相片,其中提供阿里山火車和神木這二張相片的學員吳老師已於10月離開了人世,我不忍將吳老師的身影放在影片中,只好偷偷放了這二張阿里山的經典相片...

當要上傳到YouTube時,我很自然地輸入『老相片的故事--嘉義平凡人誌』這個主題名字。

其實,影片的主題沒有那麼明確,我只是將這些相片集合在一起,在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影現中,在某個歷史點,我們也曾經淡淡地往來過,在2007年的春天,在這片土地上...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25年前,有一首歌叫鹿港小鎮...

1982年,有一首歌叫鹿港小鎮,有一個歌手叫羅大佑。

25 年了,原來歲月這麼不饒人,當年的偶像也早已半百....



秋蟬-嘉義社大96秋季班電腦課程

教學製作Movie範例,剛好也留給自己2007年一個紀念。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去他媽的M型社會來臨!

很少看新聞,偶而一看也是馬上轉台。

將社會極端的例子放大,而且佔據所有新聞時間的80%,這樣的新聞內容讓我非常難以理解。

汽油貴了,民生物資貴了,但我們依然在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平心而論,新聞像是八點檔,和真實社會越來越遠,和我對周遭的感覺越差越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來自杜甫的詩中,唐朝時如此,2000年後的現在也是如此,從來沒變過。

我81年退伍,當時景氣正好,大學畢業19000,我的第一份薪水2萬元,幾個朋友為了2萬9的『高薪』而去了建築業。曾幾何時,大學剛畢業不到3萬是政府及社會對不起這些社會新鮮人?

你真的還要隨新聞起舞嗎?你真的相信台灣已經邁向了只有朱門和凍死骨二個極端嗎?你寧願隨著媒體用放大鏡去看社會的二個少數極端嗎?

去他媽的M型社會來臨!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雜想

教書,只是好玩,因為我樂於看到有人因為受過我的指導而有了更好的價值觀及學習態度。

『幾個人在課堂上願意聽你授課你才不會教起來不起勁?』一個朋友問我。

『3個吧?!只要我發現在課堂上有3個人在認真聽我講課我就很高興了!』的確是如此。大環境和以前真的不一樣了,可以找到幾個『知音』(雖然這個名詞用在教學互動是很奇怪...)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實,別想太多,這世界我們通常無法改變什麼,我唯一可以掌握的是,在任何時間和場合,自己所應該扮演的角色是否有用心付出,如此而已。

多年來一直堅持這樣的理念我到底得到什麼?其實也沒有實質獲得什麼,但至少我獲得了一些人,以及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所以,原諒我,有些事我不會妥協,因為那是支撐我一路走過來的理念和想法,也是讓我還有些許『熱忱』的動力。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管理思維:海珊的下場


當海珊被處死之時,我其實為他感到悲哀的!

我猜海珊一直到美軍抵達巴格達,他那個丑角般的新聞部長被抓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並沒有任何核武或生化武器。這麼高明的騙術,不僅騙了全世界,連海珊都被蒙在鼓裡,直到最後一刻。


對於美國而言,這麼大張旗鼓地派大軍攻擊巴格達顯得非常尷尬,這真的是這一世紀最大的笑話。


對照到企業的狀況呢?最怕的是決策者周遭都是如海珊旁邊的親信一般,如果不是刻意粉飾太平就是極度無知與無能,紙老虎遠遠看起來當然會讓人敬畏,但當競爭對手如美國一樣戰戰兢兢地殺入敵營卻發現是隻紙老虎,紙老虎的下場就可想而知。
所以,決策者如果不能傾聽真正客戶的聲音,不能看到內外環境已經變化,進而誤判情勢做了錯誤的決策,海珊的下場殷鑑不遠!
特別說明:當然有人認為有生化或核武都是美國編出來的,海珊及其親信也不知如何跟全世界說『我沒有』(說了也沒人相信),只好任由美國去胡說八道。只是想不到美國還真的派兵去攻打他,這要怪,就怪伊拉克地底下的石油,否則就像北韓有核武,可從沒聽過美國想要討伐北韓。我只是藉由這種猜測來說明很多企業內部面臨的狀況。
不管那一種,在我來看,海珊都是一個倒楣鬼。

管理思維:什麼是管理?

工作也10多年了,在過去擔任主管的那段期間,常常有人問我,管理是什麼?怎樣才是稱職的主管?

久了之後我也悟出了一個我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管理,就是用對的人做對的事』。

所以,管理沒有那麼大的學問,管理者只要善用對的人才,放在對的位置,讓人才能發揮所長做事情,就只是這樣而已。

給所有企業的所有管理者共勉之!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轉貼:跳級生的背後

你一定要讀,如果你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小孩是跳級生的話...

原文出處:http://blog.pixnet.net/AnyiChen/post/7809872

昨天應邀去上「今晚哪裡有問題」節目當特別來賓,當集的節目主題是「跳級生」。主角人物是兩個跳級生的家長蔡爸爸與蔡媽媽,我和另外一位媒體人、還有在建中任教超過三十年的陳美儒老師,則是搭配的來賓。整場錄影,簡直是讓我有「傻眼」的感覺。

蔡爸爸與蔡媽媽本身都是相當高水準的知識份子,蔡爸爸是光武工專電機助教、留美高材生,蔡媽媽本身是家管,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系畢業。三個孩子中,老大佩真今年以十六歲的年紀,拿下大學指考第四高分,錄取台大電機系,在就學過程中,她兩度跳級,國小跳一次、國中跳一次。老二也是跳級生。

蔡爸爸、蔡媽媽與大家分享他的「學齡前教育法」。他們說,兩個大的一出生,24小時內就抱回來餵母乳,還未滿月前,她就開始「字卡教學」。蔡媽媽手繪各式各樣字卡,還有由圓點點組成的「數目圖卡」,從1到99,在每次餵奶前,寶寶哭鬧、最有精神時,在寶寶眼前晃過卡片,告訴寶寶相關的字、數目,然後再餵奶。蔡爸爸說,三歲前的寶寶有大腦有百分之七十的未開發區域,先給予字卡再給予喝奶,就是教導他「學習」跟給予「獎勵」。

接下來,寶寶還未學會走路,家中牆壁就貼滿了數字、九九乘法表,以及國小國語課本裡的課文。家中所有的家具都貼上中英文字卡,隨時隨地不忘教學。因此,在蔡媽媽的耐心教育下,蔡佩真一歲就已經識得數字及國字,會用手指出正確位置,兩歲會說話時,就已經會背完九九乘法表,三歲已經可以自行閱讀中英文故事,並在鄰居教導下,學會基礎日文。她中班以前已經把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上完。於是,她小學二年級就隨著媽媽到師院附小上六年級的數學課,四年級時跳級至五年級。國二下再跳國三下,隨即考上北一女中。

蔡爸爸並分享孩子們生活的點滴,包括喜歡打球、打撲克牌,以及他自創的「十分鐘預習法」及一些聯想記憶術等等。節目結束後,他並送我一張他個人印製的「學齡前教育」的演講DVD。

我當場只能不停的搖頭讚嘆。我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女的教育上,將所有自我的成就都擺在成就兒女上。但是,我也看到,蔡家父母將所有的心力放在智育的教育下,三個孩子在優秀課業表現的同時,顯然在人際關係上都有極大的問題。不斷的跳級,導致的是在學校裡的寂寞,沒有朋友,還有,人生閱歷顯然較同年紀的孩子貧乏。

陳美儒老師對於這樣的教育行徑十分不贊同,在錄影現場就不停的開砲,導致對方有點小尷尬,因此我的角色其實比較像潤滑劑 一般,偶爾開個玩笑,嘲笑自己很懶,沒有辦法這樣教小孩。不過,私底下,我很認同美儒老師的看法。

美儒老師在建中任教三十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她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趣。她說,有一年建中將所有數理資優的孩子集中在一個班上,那年,那個班上考上了六個台大醫科,十幾個台大電機。其中有一個「考壞」了的孩子,考上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放榜當天人就消失不見,大家嚇壞了,後來陳老師在碧潭橋畔找到了他。她想說的是,一路順遂、超人一等、資賦優異的孩子,並不見得是快樂的孩子。大家在一味追求學業的資賦優異過程中,不該忽略的是孩子的體能教育、品格教育、愛情教育、財物教育、人際關係、以及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歷練。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後,陳老師去參加這班同學的喜酒。在喜宴兼同學會上,眼看當年資賦優異、人人稱頌的這一群大男孩,分坐了兩桌,變成醫生、工程師,並為人夫、為人父,喜酒的菜一上,大家不約而同,紛紛低頭不停的剝蝦殻。其中最優秀的那一個男生,自顧自的吃蝦,結果被老婆狠狠的踢了一腳之後,也開始低頭幫孩子剝蝦殼!

哈哈!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陳老師的意思是,「資優又SO WHAT?20年後,他跟一般頭腦普通的男人,並沒有兩樣!他仍然要在社會上生存,跟家人相處,結婚生子、養兒育女。」

今天我去上MOMO親子台時,忍不住跟現場兒童心理師分享昨天的錄影經過。他說了一句話我覺得超棒!他說:「人生的風景有多少?值得我們慢慢享用。何必急著把它壓縮著過完?」

沒錯啊!就是這種感覺!

我並不否定蔡爸爸、蔡媽媽的心血,也認為他們全心為兒女的付出非常值得讚美,但我相信,以他們夫妻倆資質的優秀,即使不在寶寶滿月前就開使用「閃卡」、「字卡」,奮力的教學,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順利考上北一女、台大電機!我相信,優秀的父母培育出的孩子,在學業上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只是或許多用了一、兩年的時光。

但是,童年的時光何其珍貴?

與其辛辛苦苦的製作閃卡、字卡、數目圖卡,為何不用這樣的時間多跟孩子去溪邊散散步、看看美好的晨光?與其花費時間教他「媽媽起床、爸爸讀報」的國語課文,為何不多講幾個好聽的故事、讀幾篇優美的詩歌?與其花時間背九九乘法表,為何不帶孩子看一場好看的電影,看一齣有趣的話劇?與其讓孩子先讀他還不需要知道的知識,何不帶孩子一起粉刷油漆、擦地洗碗、種花除草,或是去一趟育幼院、幫忙照顧其他失去父母的幼兒,讓他懂得關心這個社會?與其在十五歲時就在大學選修課程,為何不鼓勵她多交幾個閨中好友,去逛個街、打個工,讓她培養正常的社交關係?

在全力追求智育的時刻,我看不到的是強調孩子品格的教育、藝文的欣賞與正常的社交培養。最重要的並且是:生活的歷練缺乏。一個十六歲的女孩,正是最甜美的時刻,她應該要有她這個年齡所該有的青春、愛情,擁有運動與社交、懂得追求自己所愛,享有秘密與夢想。

我期望我的女兒十六歲時,除了唸書之外,看到人會主動的打招呼、微笑,對於長輩展現出應有的禮貌,進退得宜,而不是當別人向妳問好時,只知道直楞楞的瞪視對方、沒有任何反應。我希望我的兒子十四歲時,對於沒看過的環境充滿好奇,到了攝影棚會問東問西,而不是呆若木雞。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爬山涉水,懂得探詢世界,求知慾不僅僅限於學業。我希望她在苦讀ABC時,除了用來看TIME雜誌,更能領略毛姆、莫伯桑筆下的人生縮影。

是的,生命何其珍貴?求知何其快樂?我並不急得他們跳躍度過,也不在意是否速成有效,我只希望他們慢慢享受、領略其中美的世界。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忠臣與良臣

我曾經在一家台灣很大的家族企業做了三年事,這個集團跨足的產業五花八門,2007年1月,這個公司發生了台灣數十年來最大的弊案,家族成員幾乎都被收押,老董夫妻則逃往美國。
我想起了2003年寫的一篇文章--http://allanlo-g.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7474.html,今日想來不勝唏噓。
我一直注意一位當年跟我很要好的長官同事(不同部門)是否也在其中,不過慶幸的是報紙並未出現他的名字。
這位老長官是集團的老臣,跟著這個家族很多年,但在我和他共事那一段期間正是他被打入冷宮的時候。雖然貴為首席協理,不過實際工作內容都是芝麻蒜皮的小事,管的人也只有小貓兩三隻,大家都知道他不得志。
他沒事就會晃到我的座位覓食,因為他知道我的抽屜常常有蘇打餅,而我們的交情就是靠蘇打餅建立起來的。
我們其實都清楚他當時不得志的狀況,私底下戲稱他是公司的『老臣』及『忠臣』。但他總是駁斥我們--『我是良臣,並不只是忠臣』。
當然,他被打入冷宮也和立志當『良臣』個性有關。
在我離開集團沒多久,『良臣』被叫去集團另外一家公司當副總經理,總算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

我猜,也許真的因為他是『良臣』,而不是單純的『忠臣』,所以收押名單沒有他。

這們多年來,我一直在想『忠臣』與『良臣』的角色,可惜一般公司都喜歡『忠臣』而不是『良臣』,但殊不知,良臣的話有時雖然很不入耳,但才是需要好好正面去面對及思考的問題!

你只想當『忠臣』或立志當『良臣』?忠臣在職場比較會一帆風順,但良臣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你覺得呢?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管理思維:公司業務與個人發展的兩難

希望員工以公司業務為第一優先,或尊重員工可以自主的非正常上班時間自由?這一向是管理者的兩難。

一個朋友在一家傳統思維的公司,希望每個星期二天時間可以準時下班,因為他想去進修英文,管理者雖然勉強同意了,但卻多次在事後希望員工不應該只從個人考量,應該完全以公司為重,我的朋友被貼上了『忠誠度』不足的標籤。

幾年前我在資策會時認識的一個朋友,他在一家非常大的公司做事(研究所畢業才2年),直屬老闆曾經是二岸的紅頂商人。那位朋友因為自認英文能力有待加強,未來才會在職場有更好的發展,而向公司提出離職到英國遊學半年的決定。想不到他的老闆知道他的理由後建議他先留職停薪,完成遊學後再回到公司上班,而且當場拿出20萬資助他的夢想。我的朋友和身為他的朋友的我們之感動可想而知。

這是兩個極端的例子,但卻都存在現實的職場中。

在以人為主的好公司,目前的新觀念都是以員工的生涯規劃為員工的訓練及工作內容做考量,希望以『帶心』進而增進員工的忠誠度。也就是說,公司會很清楚地讓你知道,在未來五年後,你將可以成長到什麼階段?你為來的五年在哪裡。

當然,也有不少工作的可替代性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讀生工作』,一般這樣的公司並不在乎人員的流動率,也就不會去認真思考員工的生涯規劃。

在公司業務與個人發展對管理者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而且重視員工發展的好公司未必一定賺錢,也未必一定會走的常常久久,因為現實的經營環境太複雜,賺不賺錢有時靠一點機運。

基於成本及企業文化因素,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投資員工。但員工自己要問自己,我的未來5年可能在做什麼?我還要對自己做哪些努力?

你在哪個產業?你在哪個公司?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原來,許攸的下場來自他過於誇大自己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

當三國演義的劇情發展到許攸當面罵戰將許褚:「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而被震怒的許褚一刀殺了,這樣死的方式讓人很錯愕!



在三國中,許攸本屬袁紹的謀士,但因為在袁紹集團中,他與其他謀士相處得並不好,尤其是審配,揭發許攸將多餘的賦稅私納己有,並拘押他的子侄們,而促使袁紹想起他與曹操乃舊識,開始對他產生疑心,最後他被逼的不得不去投靠曹操。



許攸也的確在於關鍵時刻為曹操提出了關鍵性的策略,並獲得關鍵性的成功並改變了戰局,沒有他,曹操不要說進冀州城,就連許昌也難保住。關於此點,曹操肯定心裡有數,否則他不會「不及穿履,跣足出迎」了。至於曹操手下諸將,包括許褚在內,應該也都非常清楚許攸的功勞。既然如此,為何諸將都不買他的帳呢?說穿了,就是許攸自伐其功,與人相處像極了『小人得志』的模樣。



照理說,當曹操願意接納並重視被袁紹陣營排擠的他應該要知足感恩才是,不該再有什麼非分之想。何況自伐其功者,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如果自己把自己的功績誇得過大,讓別人看得「眼紅」,招來的往往不是敬佩,而是嫉妒。

我一直很納悶當許褚震怒地一刀砍了許褚之後,曹操驚訝之餘並未事後處分許褚。後來查書,才發現許褚就是曹操口中的『真君臣』,連曹仁等都對他敬畏有加。所以,許攸其實死的一點都不冤枉,小人得志最常犯的就是『白目』,而且高估了自己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

原來,壓倒許攸的最後一根稻草,原來是他過於高估自己自己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而做出的白目行為...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人類進化史

雖然我從事電腦教學,但是我還是認為,現代人花太多時間在電腦上了。

e-mail讓人溝通更順暢?實情是連坐在同一個辦公室隔壁的人也不當面溝通,用是e-mail傳來傳去。

MSN讓人可獲得更高的溝通效率?實情是花了更多時間在無意義用文字聊天,工作效率更差。

當然,我同意資訊科技只是工具,它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端看你怎麼去用它。

你多久沒去看青山綠水了?你寧願在網路上和人聊天也不願外出和朋友喝杯咖啡?

看看這張圖,你就知道你是進化還是退化了!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值得省思的紀錄片-教室裡的罪與罰

在公視看到這個紀錄片,讓我心有戚戚焉,所以我到公民新聞平台找了這一篇原始的文章和部落格: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6860 (公視記者 丁曉菁)

其實,在我們業界的用人,常常強調你的個性適不適合這份工作。例如,沒有耐心、不喜歡小朋友就不該當保母; 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不該站在一線當客服人員; 沒有操守就不該在公司裡管錢; 無法一天坐在實驗室裡10個小時就不該去做研發人員....

每個行業都有它的特性和從業人員適合的個性,不該用『保障工作權』的觀念來為一件錯誤的事做最後的審判(可以保他的工作權,但請離開不適合的位置)。

『熱忱』加上『愛心』是一個老師基本的要求,一個明顯情緒失控而且不認為自己用鋁棒打學生有什麼錯的老師的確已不適合在這個行業。可是我從紀錄片中被採訪的老師、校長和教育局官員、甚至當地社區並未看出他們對整件事真正的省思。

尤其,教育工作者不該對族群或社會階層有偏見的!就像受訪者花蓮教育大學的一個教授說的:『今天如果是我的孩子、或者是醫師律師的孩子,老師就不會認為我們孩子所說的沒寫作業及沒背論語的原因只是藉口。』因為偏見,所以該老師不會去傾聽、理解或相信原住民或工人小孩所說的任何理由。

可悲的是,這是出自大家口中教學認真負責的老師,校長還說老師是因為「愛之深 責之切」才會動手體罰學生。如果認真負責的老師被允許可以體罰學生,如果因為「愛之深 責之切」就可以原諒讓12歲小孩身心成長受創的老師,那顯然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關顯然有嚴重的偏差。

很感謝公視記者丁曉菁小姐拍攝這部影片,讓社會對整件事可以有更大的省思,我們社會非常需要有更多這類非主流及引發更深層省思的報導。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從巔峰到巔峰,王建民的不斷學習和改變

2006年,王建民在大聯盟靠一種球路成為勝投王。

2007年 ,王建民依然19勝,但他不是只靠2006成功時的絕招,而是多練就了二種致勝的球路才能持續在球場上維持巔峰的。
球季初我本來很懷疑只靠一種拿手球路的王建民今年可以拿到15勝以上,果然王建民比我們想像中的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才讓我們這些球迷心甘情願不顧第二天要上班而多次熬夜為他加油!
原來,一個偉大的球員,絕不會在巔峰時就停止學習,而是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才會有持續的高成就的。
其實想想,在職場上也一樣,老是想靠一招半式闖江湖,老是想著過去輝煌的成就而停止學習、停止思考,大概很快就會變成前浪死在沙灘上,最後只能自怨自哀,怪環境、怪後浪了。
公司也一樣,如果公司內外情勢在改變,但仍拘泥於過去成功的模式而不願改變,這樣就只能靠運氣經營了。所謂運氣,要看到底有沒有離消費者太遠。
2007球季將結束,忍不住要為王建民喝采,也用王建民今年的改變給自己一點激勵!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我在舊書店看到這本童年記憶的書

在新榮路二手書店看到這本書,讓我陷入了童年的回憶。

我的印象很深刻,第一本讓我看的忘了時間流逝的書是漫畫『好小子』,第一次讓我還是孩童時看完那本書心中仍迴盪不已的就是這本『小天使』。

也因看過這本書,後來每當在外婆家時,我總躲在當小學老師的阿姨書房,他的書架上有各式各樣的世界兒童文學,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熱愛閱讀的。


花了250元從二手書店買回家(光看價格就知道本套書的價值),我又重新閱讀了這本書,發現和孩童時的感動有小小的落差。

小天使說的是一個讓人頭痛的調皮哥哥和因體弱多病而受到所有關心的弟弟間的故事。直到一次意外讓哥哥躺在並床上,大家才發現哥哥長期被誤解,並沒有人真正去了解過哥哥的內心世界,不過為時已晚,最後哥哥微笑地到天堂找他長期思念的媽媽了。

今日重讀,發現本書更適合為人父母閱讀,因為他深刻地描寫不同性格的孩子的內心世界。每個孩子都是渴望被關心的,但我們通常花比較多心力關心『認為需要關心』的孩童,而忽略了表面看似堅強的孩子!

重讀後我一直努力想回憶起小時候感動的到底是什麼?也許是哥哥的被誤解,也許是兄弟間的情誼,也許只是因為這本書不像其他童話有個完美的結局。不過,我已經想不起來了,畢竟離孩童的時候已經太久遠!

就算歷經了快30年,我認為它依然是一本好書,尤其適合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細細品味的好書!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孫嘉誠之死

對雍正朝代的印象全來自中國出的『雍正王朝』電視集,因為書本中那個朝代的傳說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個稗官野史都比正史來的有趣,但真真假假,最後的印象只剩下電視集裡的『雍正王朝』。

老實說,我不喜歡這段歷史,從皇帝到民間百姓,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歷史將雍正定位在『改革』的皇帝,也多數認為乾隆的盛世基礎就是來自雍正這段期間的改革,不過,改革一定需要所有人這樣不快樂的過程嗎?我時常在思考這件事。

孫嘉誠,一個有實學、有責任感、又敢直接諫言、可以為了是非而直接頂撞皇帝的官員,雖然在雍正王朝出來的時間不長,但從一出場就註定他將在歷史上會悲劇收場。

當孫嘉誠彈劾年羹堯時,皇帝不相信他,他竟然異想天開地將命運交到上天的手中,期待在在乾旱之際求得雨證明「上天」也站在他這邊,以來轉變皇帝的看法,雖然雨最終奇蹟般地落下來了,但除了賺足了看戲者的眼淚,有改變了什麼嗎?說穿了,孫嘉誠只是一個迂儒,有能力、有忠誠、有責任感,但在面對權力時,沒有考量自身的斤兩而做了只能感人熱淚卻沒什麼效果的愚蠢行為。

果然,當雍正開始要堤防年羹堯的侍寵而驕,卻做了一個註定讓孫嘉誠從歷史舞台下台一鞠躬的決定--派長期公開反對並彈劾年羹堯的孫嘉誠去年羹堯勢力範圍內去推行有損年羹堯利益的新政,雍正主要是寄望越來越跋扈的年羹堯會因孫嘉誠的存在而收斂。但此一決定,孫嘉誠被殺變成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雍正真的正視了孫嘉誠的忠誠嗎?在我看來也未必。也許年羹堯會這麼名目張膽殺了孫嘉誠出乎雍正意料之外(這也是導致了年羹堯也要從歷史舞台下台一鞠躬的原因),但是,雍正也從沒給孫嘉誠和年羹堯一樣的權力和地位,雍正甚至沒正眼瞧過孫嘉誠一眼,所以年羹堯又怎麼會在乎他的存在?

所以,就算在職場上也一樣,千萬別當孫嘉誠,因為孫嘉誠只是一個有熱忱的莽夫,完全沒看清自己的輕重、沒看見組織內的權力關係而試圖對最高權力做改變。

悲劇英雄,很美、很淒涼,很有話題性,但別忘了,悲劇英雄的結局往往都不是英雄自己想要的,就算終於達成了,那也是在悲劇發生之後...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曹操、劉備、徐庶與現代企業管理學

三國演義有一段如下的故事:
------------------------------------
劉備被曹操趕得到處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縣,又得軍師徐庶。這日,曹操派人送來徐母的書信,信中要徐庶速歸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計,但他是孝子,執意要走。劉備頓時大哭,說道:“百善孝為先,何況是至親分離,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親後,以後有機會我再向先生請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劉備勸說徐庶小住一日,明日為先生餞行。

第二天,劉備為徐庶擺酒餞行,等到徐庶上馬時,劉備又要為他牽馬,將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別。感動得徐庶熱淚盈眶,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不僅舉薦了更高的賢士諸葛亮,並發誓終生不為曹操施一計謀。徐庶的人雖然離開了,但心卻在劉備這邊,故有“身在曹營心在漢”之說。徐庶進曹營果然不為曹設一計留才留心,只要能留得人才之心,他即使在天涯海角依然效命。
----------------------------------

三國演義有太多的智慧值得讓我們去思考。

徐庶當然是一個人才,劉備知,曹操也知。劉備的寬容得到了徐庶的心,更因徐庶而知道了諸葛亮。曹操呢?雖然曹操用威脅得到了一個人才,可惜這個人才不願為他設一計一謀。

整個歷史(或說三國演義的這部小說),我最推崇的其實是曹操。他明知徐庶心不在曹營,卻依然容忍他在陣營中當個米蟲。

我猜曹操除了愛才,希望能用真誠感動徐庶為他效力之外,更多時候,不做事的徐庶對他而言只是多了一個領乾薪的人,但將此人才放手讓他去敵營,對他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以現代的管理眼光來看,三國的操曹、劉備、孫權都是一流的企業家,三個人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常『惜才』、『用對的人做對的事』,所以都創造了一片天空。

其中,我們更看到曹操用人的大智慧。也許他並不是真的那麼心胸開闊,但是每每在關鍵的事情上,他總是能屈能伸、該果斷時果斷、該柔軟時柔軟。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競爭力,多少人假汝之名...

『競爭力』這三個字已經成為顯學,幾乎已到了無所不在的地步。

競爭力最有名的理論大概是麥可波特的五力分析,但大家都遺忘了,五力強調的是整體的Power(對上游廠商、對下游客戶、對競爭者、對替代品、對潛在進入者),它是一個綜合指標,而非只有一個部門、或一個作業面。

況且,由五力分析所得的競爭力指標在實際產業現況是有爭議性的,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成功不是因為他對供應商或對客戶有多大的主導權,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和上游廠商及下游消費者成為合作夥伴、共創利潤。加強五力來提昇競爭力,不是企業成功的唯一標準。

這世上不是只有把對手比下去才叫競爭力,關鍵在企業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而這個價值的中心,來自消費者的認同,更多時候,是來自內部員工對公司的認同。

所以,過度強調員工的個人競爭力是極度荒謬的,沒有全面性的整合,不可能因為個人競爭力而讓公司有更高的競爭力的。若企業只強調員工競爭力作為員工去留的標準,這一定是不具競爭力的企業才會產生的思維。

這社會更荒謬的是『培養小朋友未來的競爭力』,殊不知,沒有好的價值觀、沒有好的是非判斷能力,填鴨地讓小朋友學一些『技能』,唯一肯定的是,我們犧牲他們應有的快樂童年想去成就他們『不確定的未來』。

國家競爭力也很荒謬,如果競爭力的評估指標只是國民所得、經濟成長率等指標,而忽略了當地國家的居民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環境是否因為經濟發展而被破壞、人與人之間是否彼此關懷等人文因素,老實說,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不要也罷。

競爭力,多少人假汝之名...

重讀許文龍的『觀念』-原來,阻礙進步的不是所謂的『既得利益團體』,而是老舊陳腐的觀念

『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是我很喜歡的一本管理書,多年後的今日我又從書架上拿下來重讀。

許文龍對企業幹部說:
『企業行為是用來追求幸福人生,千萬不要為了追求企業利潤,而犧牲了幸福人生』
『錢是原料,花出去才有成品出現』

許文龍有一次在公司運動會上向員工致詞說,他有四個目標要跑第一:
一、替公司的利潤跑第一
二、替員工的福利跑第一
三、公司的客戶我們也幫他們跑第一
四、對社會上,我們要以『納稅』表現第一。

許文龍不是只是口頭的宣達,而是果然默默地做到了,他創造了以員工幸福為基礎的企業王國。

作者問許文龍:『是什麼因素能讓奇美公司這麼全面成功?』
許文龍想了一下,簡單地回答二個字:觀念。

原來,阻礙進步的不是所謂的『既得利益團體』,而是老舊陳腐的觀念。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教學測試-遊樂園的小朋友

教學測試-遊樂園的小朋友。
將34M,直接從數位相機拍出來的MOV(25秒)上傳到YouTuB,並貼到部落格效果到底行不行?
(原檔案可是非常清晰)

專注每一步,你在別人心中也會變得很重要--王建民

在測試Youtube的影片在Blogger的效果,抓了這個王建民的二個廣告和一個球場的影片。

雖然是那二個是商業廣告,可是我很喜歡這二支廣告的概念--他在述說成功的台灣牛的成功因素

王民民的廣告--坐甚麼位置不重要,只要專注每一步,你在別人心中也會變得很重要


王建民的廣告--我準備了16年,只有0.4秒可以反悔


王建民下場接受隊友的道賀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別看新聞,你將大自由

本來只是要測試video放置在blog的效果,抓了這個影片,覺得擺上來也不錯。
來源: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7700256313069876518

P.S.我本來就不大看電視,更別說新聞了,除非颱風來了想知道明天要不要上班,除非錯過王建民的比賽,只好從新聞中去看結果和精彩的過程。所以,我拒絕安裝第四台,家裏只有數位電視台。至少,數位電視台的新聞台很少。

沒有新聞的日子,至少讓我不會那麼焦慮,也不用回答小朋友問說新聞裡的大人為甚麼要吵架的問題,你真的可以試試看...

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令人沮喪的『丁丁是個天才』這句流行語

在報紙上看到『丁丁是個天才』成為年輕網友的流行語,上Goggle找了一下緣由(緣由我不認為有轉載的價值),總之,『丁丁是個天才』在年輕網友的口中同等於『腦殘』。

也許不該這麼認真,不過這件事讓我難過了好久。

天線寶寶非常受學齡前的小朋友歡迎,簡單的語言、簡單的肢體動作,那是小朋友的世界。有時我會覺得,天線寶寶比我們更懂小朋友。

喜歡天線寶寶的小朋友終究會長大,也終究會覺得天線寶寶影集的幼稚。不過,我們應該用更認真地接受在每個成長階段喜歡的每一件事物,因為會有更多和你當年一樣喜歡的同年齡小朋友在那個階段長大。

別造就一個流行語來傷害陪伴每一個階段的小朋友!

也許不該太認真,但說真的,我對這件事情就是沮喪...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告別特富野(二)--「特富野」鄒族青年迪亞的哀歌

這個部落格詳盡地紀錄了特富野這張概念性專輯的來龍去脈,也提供線上音樂播放。

http://tw.myblog.yahoo.com/djabgosun-djangosun/article?mid=126&sc=1

過去因為喜歡爬山,所以喜歡和高山有關的歌曲,告別特富野正是我多年來自己一個人不經意會自己哼著的一首歌。

那年曾經在唱片行猶豫著要不要買這張卡帶,後來沒買,因為唸書時口袋沒錢必須省著花。

直到今日,當我上網找歌曲卻發現這張專輯他真實的意義,當再聽到這首歌,心中不禁慼慼然...

所以,我決定將這首歌記錄下來...

告別特富野 收聽 Listen Now
詞曲:邱晨

離開美麗的特富野
我不知如何向她說再見
五月的細雨飄飄
竟然淋濕她的髮
回憶短暫的相逢
來不及說半句溫柔的話
五月的細雨飄飄
落在別離的山路上

特富野的姑娘喲
妳聽聽大崩山的落石隆隆
我心中也有一座山
也為妳崩落濃濃的思念

特富野的姑娘喲
別問我到底來自什麼地方
如果妳會記得我
我只是走過晨霧的朋友
啦……………

告別特富野(一)--原住民少年死囚湯英伸

突然想聽記憶中邱晨的那首歌--告別特富野,在網路尋找音樂時才發現這首歌的背景和我以前認知的完全不同。

這一個1986年1月25日發生在台北的命案,丘晨後來加入營救湯英伸的行列,也才有了這一張概念性的專輯--以前在聽這首歌時我真的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故事。

資料來源:http://www.doyong.idv.tw/goodnews.htm

===================================
阮ㄟ心情故事 【原住民少年死囚湯英伸 】
王光毅 2005.07.25

※ 在我的手頭上有一張我國最年輕死刑犯,台灣原住民少年湯英伸眉清目秀、手上卻載上手銬的遺照。可是我不忍心將這張照片貼在我的心情故事集。因為我認為站在法理上,湯是罪有應得;但另一方面也該一起接受審判的,也是我們整個畸形扭曲的社會。

台灣有群原住民。事實上台灣的原住民是經過好幾千年與大自然調適、蛻變、孕育出一種與天協調、自給自足的文化。當我們這些所謂的「文明人」思維還滯留在封建又鬥爭的循環,台灣的原住民們老早就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平等分工、樂天知命的互助世界。可是這群原住民卻沒有享受到老牌住客應有的尊重。漢人來台灣拓殖時、他們險些被滅族,後來日本人來台灣時、又遭到了 ﹝圖為湯英伸美麗故鄉阿里山雲海﹞屠殺過一回,再後來當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進行白色恐怖統治初期、他們一些頭目與長老們也未能倖免於難。阿里山過去叫做「吳鳳鄉」,這由來是依據漢人拓殖史者上死於非命的吳鳳來命名。而且甚至在從前,這群住在阿里山上的原住民原始族群也被冠上一個奇怪漢姓「曹」族﹝現在則還原為COU音唸鄒、意思是人或人類。﹞原住民在歷經一次次外來強勢文明的摧殘、剝削、及改造欺凌後,幾乎原始精神已消耗殆盡....。而本故事主角原住民少年湯英伸即是台灣阿里山鄒族人。

湯英伸天性是一個活潑開朗樂觀的少年。在受完小學教育後因家鄉﹝阿里山特富野部落﹞沒有國中,因此爸爸湯保富特地安排他去天主教嘉義輔仁中學初中部唸書。而乖巧的湯英伸也沒讓人失望,唸完初中、再加上因原住民血統加分關係他同時考上了「嘉義工專」與「嘉義師專」這兩所學校,湯英伸選擇了嘉義師專,因為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以老師的身分光榮的回鄉服務。可是這個選擇卻導致往後一場震驚全國的悲劇發生...因在那時「嘉師」是一所管教非常嚴厲且必須強制住校的五專。而學校的訓育工作,是由一群軍隊所派過來的軍訓教官來主導的。可是這群軍官心態上並不是來輔導學生的,反而是抱持著一種近乎挑剔的戒嚴管制心態來「控制」著學生們。一到三年級時、湯英伸是個校園裡頗受好評的學生。雖然功課不可能是頂級人物、但因為爽朗個性、與生俱來的歌喉、與十項全能的體育傑出表現,讓他在同學間人緣不錯。但當他升上三年級時,擔任衛生所護士母親因公騎車滑落山谷導致下肢癱瘓讓他情緒生變。

到了四年級時,家裡接到學校通知說湯英伸已被校方留校察看。湯父到校一問,原來盡是些如爬牆外出、單車雙載、衣服沒繡名牌、抽煙﹝後來證實這是從不吸煙的他代人受過﹞等問題。為了怕兒子若再被記一小過就必須被遭到被退學的命運。於是將他辦理休學,讓他先回山上靜靜自己的思緒。可是回到家裡的湯英伸內心深深對父母親感到愧疚。在自責、懊惱情緒下在在都令他坐立難安。也讓他興起「想打工幫家賺錢裡」的念頭,不久他即在茶几留下敘述自己到台北找工作請父母安心的便條,人就消失不見。隨後著急的湯保富在兒子房間雜物堆中發現有張台北「天祥西餐廳」徵人廣告,便依此線索循線北上到了台北之後才發現就根本無這家餐廳,原來這是家掛羊頭賣狗肉的隱藏在都市中的地下幫傭介紹所!非但如此,這家地下職業介紹所也不願透露他兒子的真正去向,讓湯父懷著一顆憂慮的心情黯然回到阿里山。

之前早一步來到這裡的湯英伸被介紹所介紹到一家洗衣店當雜工,而且老闆以先代付三千五佰元介紹費給介紹所為由,強行扣留他的身分證。湯英伸就這樣待在這個既悶且熱、每天需被強制工作十七小時以上的惡劣受騙環境下工作忍受沒幾天就想要離開,老闆夫婦非但不准,還拿出手中那張湯英伸身分證揚言說是他欠錢未還、老闆還對他動粗甚至夫妻倆還一起罵他是個「只會破壞生意的番仔」!有一天內心十分鬱悶湯英伸下工後喝點酒後便上床睡覺。孰料,老闆竟然在半夜毫不客氣地將他從床上拉下來強要他「加班」。湯不服,兩人遂扭打成一團、後來就連老闆娘也加入戰局。在天生力氣與酒精未退雙重作用下,湯英伸竟然迷迷糊糊的失手打死了老闆娘夫妻!同時在一旁,有個老闆兩歲大的女兒見狀嚇得哭鬧不已,此刻已失去理智的湯英伸順便一口氣也將她活活舉起來摔死在地上!等到這樁一家三口慘遭自己毒手殺害後,酒精也稍退了、湯英伸自己也被眼前不可置信的景象給震驚的呆若木雞!接下來,他就在台北街頭上向著遊魂般失魂落魄地漫無目標一人獨自漫走,幾個小時後,在親人陪同下湯英伸向警方自首。途中, 湯英伸噓噓地抽泣起來。他努力抑制抽搐,抬起滿是淚水的臉,問說:『哥哥,我們能不能先回家,看爸爸,媽媽...好不好?』隨後他在警局裡做完了筆錄,全案以「強盜殺人」罪名移送地檢署。隔日在獄中湯英伸在獄中寫下了一字一淚、近乎訣別的家書。他並在獄中夜半偷偷地割腕試圖自戕,但沒有成功。

一個工作才九天的原住民師範生竟然犯下了滅門血案轟動了全國。而媒體也紛紛以標題「泯滅人性」、或是「引狼入室的悲劇」來描述這個案情。﹝但日後隨著與論轉變,媒體竟也開始呼籲當局應當考慮法外施恩...。﹞這樁引人注目洗衣店的滅門血案法院很快的審理,一審湯英伸獲判死刑。後來該案二審時獲得人權律師董良駿的聲援自願擔任該案辯護律師。同時該案亦獲得「人間雜誌」主編、作家陳映真的高度關懷。就這樣董律師、一審時辯護羅律師、陳映真、原住民詩人莫那能、民歌創曲家丘晨、作家黃春明一夥人,大家都擠在人間雜誌社小小的辦公室裡討論能為湯英伸爭取生機的一切可能。雙眼失明的原住民詩人莫那能感慨說道,十三年前自己也曾經應徵工作被騙受害,但沒想到十三年後相同的悲劇也發生在湯英伸的身上。「請問這幾年下來我們的社會到底在作什麼?」他問道。同時律師們再次仔細審視該案卷宗後更確認湯英伸符合自首減刑條件。﹝事實上該案是在湯英伸自首後才警方才知道的。﹞可惜法官們的焦點一直放在一家三口命案、尤其是女娃娃也未能倖免這上面。法官詢問湯英伸有沒有意見。湯英伸虛弱的表示,他罪有應得,願意接受國法制裁!當二審合議庭辯論終結,董律師作最後精采的答辯時反問法官:『這是一個病態社會,湯英伸犯罪固然不該,可是我們能不能給這個剛滿十八歲,沒有前科的少年一個機會.....?』整個法庭陷入嚴肅地沉寂。稍後法官宣布休庭擇期宣判。回到辦公室後的法官似乎想到什麼一樣,連忙緊急連絡被告的母校嘉義師專詢問有關湯英伸平日在校表現如何?沒想到校方訓導人員回覆給法官的冷酷答覆卻是該學生係大小過不斷的留校查看中問題學生!就這樣把湯英伸二審時最後一絲機會給泯滅掉了。二審宣判,被告仍然維持死刑。全案並移送最高法院作書面終審。

二審宣判死刑的消息激怒了嘉義師專的學生們。因為(他)她們不敢相信平日樂心公益、合群講義氣的善良同學湯英伸,母校竟然是這樣扯他後腿,連那位真正抽煙的同學也挺身而出,公然表示菸是他抽的、是他沒有處理好煙蒂離開寢室,教官就闖進來見狀記了湯英伸一大過,但事後湯英伸也沒有申訴。同學們均表示「即使湯英伸現休學中但仍然算是嘉師學生一份子啊!」、整個學生團隊瀰漫著一股史無前例的山雨欲來的憤怒情緒、讓平日強硬壓霸的校方膽戰心驚!﹝這時三審死刑定讞判決已經下來。﹞但在社會上也行成一股難得一見的強大「槍下留人」與論壓力。大家都希望總統能給予司法救濟最後一個特赦管道。因為大家都認為站在法理上,湯英伸固然是罪有應得;但另一方面也該檢討的,是我們這整個畸形扭曲的變態社會。甚至是教育問題。另外就是我們的原住民政策、以及長久以來以大漢人沙文主義下對原住民所採取的漠視、甚至是歧視、與有形無形的莫須有排斥,不給他們一個合理的生存空間等等。這些呼籲也驚動了總統府,在李登輝副總統的道德勸說下,向來殺人不眨眼的總統蔣經國竟也遲疑起來而下令暫緩執行槍決!讓原本準備收屍、感動萬分的湯爸爸、湯媽媽熱淚盈眶地用小的不能再小的聲音對外界說:『謝謝你們...』 ; 但就在這時候,除了原有關懷湯案的作家陳映真、人權律師董良駿這些人外。就連一些當時「黨外」政治人士及社運領袖也紛紛加入聲援湯英伸的行列。也“意外的”觸犯了蔣經國的忌諱。隨著死刑執行令的批准下來,削瘦蒼白疲憊、我國最年輕死刑犯十八歲的湯英伸帶著手銬腳鐐由默默由法警押解下步入了台北監獄刑場。他拒絕了法醫臨終前為他施打麻醉藥。因為他說自己罪有應得、所以必須接這個刑痛....隨後當槍聲響起,湯英伸痛苦的倒地,那個原本緊握在他手中的天主教十字架也隨之因痛苦用力而扭曲變形。湯英伸終於償還在人間所欠下來的債。

當天傍晚,湯英深的妹妹捧著哥哥的骨灰回到美麗的阿里山特富野部落。她那雙晶瑩剔透的大眼睛掩飾不了內心的悸動,一路從台北當她踏進了家門看到了父母親的那一刻,再也忍不住的放聲?哭起來...事後她跟族人說唸完高中後的第一志願正是報考法律系!之後吳鳳鄉改稱為原來的阿里山鄉,湯英伸的爸爸湯保富當選了阿里山鄉鄉長,並連任迄今。而曹族還原為COU﹝音唸鄒﹞那個在台北讀警校、曾陪弟第湯英伸主動投案哥哥現為中階警官,目前也申請獲准回到故鄉警分駐所服務;而湯英伸的骨灰則永眠在他最愛的故鄉阿里山上部落裡。整件事情已過去,留給世人的是一個無限大的省思空間。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一個故事,留給自己隨時省思、隨時體省自己的

有間廟宇,被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
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
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鍊子還在,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產業變遷與小鎮--扶桑花女孩

公司招待全體員工去看「扶桑花女孩」,老總用意不明,不過不能辜負老總的好意(實情是怕他問我劇情),我和同事從嘉義出發到台南去觀賞這部電影。

昭和四十年,那時候全世界正在從煤礦這種燃料轉換為汽油、天然氣等燃料,對於大量人口從事從事挖礦的福島縣いわき市,是很大的衝擊。面臨いわき市可能產生的凋零,意圖轉型的常磐煤礦公司提出一個異想天開的計畫:「那就在這邊蓋一個夏威夷風格的度假村吧!」並同時招收夏威夷草群舞者。

「扶桑花女孩」的故事,就從此開始。

擔心いわき市的未來,女孩們努力的跟老師學習夏威夷草群舞,如果不來學跳舞,就要去當挑煤炭的工人,其實也只有這兩條路可以走。對於一代一代都在挖煤礦的市民來說,這些女孩子簡直就是違背了傳統不知羞恥!好好的煤礦工作不做,去做坦胸露背搖屁股為生的舞女?在家人跟週邊環境的壓力之下,女孩們相信自己可以跟老師一樣,成為專業的舞者,也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宣傳いわき市的夏威夷度假村,保護自己的故鄉。傳統跟革新的對立,深為專業人士所必須具備的覺悟,還有對於反對聲浪的壓力,團體內部的不團結,這些扶桑花女孩都必須要一一克服。


電影的結局是美好的--據說,這是日本的真人真事改編。

也許是年紀和工作背景的關係,我不大認同這是勵志片,倒比較像可以讓企業或者是關心地方產業發展的人去思考的一個好教材。

可惜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或企業通常更難接受與傳統或過去經驗完全不同的改變。

你可以接受外來思維的衝擊嗎?
你可以不墨守成規嗎?
你可以有那個胸襟去承認即將失去的過去光榮,一切重新思考來過嗎?

安於現在等待沒落,或者勇於面對問題及改變困境--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些省思。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前些日子在部落格思考著二種不同老闆的思維 http://allanlo-g.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03.html

其實也沒誰錯誰對。這世界,成敗論英雄--但有些東西,例如煤礦業,死守而不改變小鎮終將沒落。
也給一些企業的忠告: 如果你的公司開始漸漸遠離消費者的需求,如果老大還沒自覺需要改變而沉醉在過去光榮的歷史,身為員工的你也許必須要開始有所做為,就像...『扶桑花女孩』!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科技與人生

為甚麼要整理『科技上癮區』的現代六大症狀?尤其我是研究電腦網路,平常就是靠這些技能混口飯吃的!

我必須說,因為前一段時間再次翻起『High Tech. High Touch』,我竟然對社會的發展悲觀了起來。
我只希望,有多一點人看到我的整理,對被科技宰制的生活有了省思。
有了省思,科技對我們的生活才會朝向正面的發展--讓人與人的情感更緊密,而非更疏遠!
你可以想一下...
網路可以取代青山綠水嗎?
電腦遊戲真的會讓小孩子更聰明嗎?
你有沒有被科技制約,開始有孤單的感覺嗎?
每天用skype和父母見面,你真的覺得這樣就夠了嗎?
科技,真的可以取代現實一切東西嗎?
有一個廠商說--『科技,始終於人性』,我們在科技產品的應用真的是這樣子嗎?
喔!我沒就你思考,因為我是寫給自己看的--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人生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高科技上癮症狀六(完結篇):我們的生活疏離冷淡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六:我們的生活疏離冷淡

在辦公室使用電子郵件可以聯絡員工,但很多人連與隔壁同事聯絡都用電子郵件,然後抱怨說郵件量太大; 在海灘上如有行動電話或隨身聽,擇海濤聲便不能入耳;渡假時有筆記型電腦隨身可以與工作保持聯繫,但你就不能安心渡假; 用電腦與銀行往來,你永遠不需要與行員對話; 利用網路購物,你也永遠不必與銷售員講話。
科技真的會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自我。科技會造成實際與晴趕上的距離,把人抽離自己的生活。科技給我們的回饋難道就是孤獨?

有人把電視比喻為現代『圍爐閒話』的家庭中心是太樂觀了,實情是,父母子女其實分散在屋中各房間,看各自喜愛的節目,或聽自己的音樂,或自己上網。

今天許多人是同屋簷下,卻獨自過生活....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高科技上癮症狀五:把科技當玩具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五:把科技當玩具

現代人想要放輕鬆,常常就會想在電視牆邊打盹。在這個消費科技主宰的文化裡,休閒不請自來,而我們被動地接受。
我們玩各種電子遊戲,彷彿沒別的是好做。在科技上癮區,我們以為看電視是休息。

的確如作者所說的,我們已經把科技當玩具玩。

本書為此現象說出他的觀點,也許值得我們省思:
『靜而後能思,思而後能慮,聽而後通人情。不能靜,便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已習慣於噪音,久而不聞其聲。在這個嗶嗶聲、鈴鈴聲以及閃光不斷的世界上,難怪七千七百萬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全在尋找意義…』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高科技上癮症狀四: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四: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作者以1998年好萊塢夢工廠所出的『晶兵總動員(Small Soldiers)』為例,說明了現在卡通將暴力視為正常的現象。
『我們不稱之為暴力,我們稱之為動作。小孩子喜歡動作片,會賣座』電影內的對白清楚的說明了好萊塢電影界的心態。
『晶兵』的場景不是『動作不斷』,而是『暴力不斷』,而暴力也充斥在隨電影和電視節目附帶促銷的商品中,這些電影、電視無論如何分級,都是以兒童為推銷對象。
美國漢堡王曾經贈送這些電影的暴力玩偶商品,但他們後來遇到了一個道義問題。在俄勒岡州春田鎮,一個15歲叫Kip Killigan的男孩(Keep Kill-again-繼續殺-的諧音,與『晶兵』人物的名字一樣),在電影上映前二個月殺了他的雙親,又到學校殺了二個同班同學,傷了24個。春田鎮漢堡王店將『繼續殺』玩偶自贈品中撤回,因為他的名字會讓顧客產生悲哀的回憶。但在同時,漢堡王與玩具反斗城仍繼續在全國販售整組玩偶,銷售量衝到暢銷玩具的前10名。

像春田鎮校園槍擊案這類悲劇,只是暫時彰顯美國漸漸習以為常的暴力。

想像我們台灣目前網路上的線上遊戲,你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註:不信你去統計一下,在流行Game中,動作(或叫暴力)的線上遊戲佔了9成)

當在虛擬世界視暴力為正常現象,要小心我們的下一代在現實世界也認為理所當然,無關緊要!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孩子的第一哩--令人感動的紙風車劇團

2007/6/17,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紙風車劇團到嘉義表演,我帶著小朋友去觀賞。
我只能說--感動!在滿滿的體育館裡,盡是小朋友的歡笑聲及讚嘆聲。
你看那標語:
『讓孩子都有戲看』
『孩子的第一哩』
他們在做著和普羅價值觀不同的事情,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聽聽在看表演的孩子們的笑聲!如果快樂是成長的必要因素,也許我們的社會和父母都該思考該給小朋友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除非,我們真的不認為快樂是成長的必要因素...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高科技上癮症狀三:不大能分辨真實與虛幻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三:不大能分辨真實與虛幻

現在,各種螢幕充塞我們的生活之中: 電影、電視、電腦、遊樂器....甚至心臟監視器都有螢幕,未來還不知又會發生什麼螢幕。
螢幕無所不在,指導我們、告知我們、娛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型塑我們。

我們一直告訴自己螢幕的東西是『虛擬』的,拒絕承認螢幕上的內容是真實的。但也因如此,於是我們不加思索,安心讓自己與孩子定期吞下驚人的暴力,而當孩子在學校裡像同學開槍時,大感震驚與不解。

但是,現在就連螢幕上的故事也越來越真實了--真實到赤裸裸:有一堆人把自己的生活貼在網路上,供大家消遣,內容從變性手術、生育過程、腦部外科手術無奇不有。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本書的這一個章節時,我久久不能自己。研究所自己唸的是電子商務,我一向只知道網路的善,從未去思考過對社會價值觀變遷的影響,此書的觀點讓我重新用新的角度去思考網際網路的發展--包括好的和壞的。

不幸的是,多年來許多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就是源於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但卻很少人去正視我們周遭因網路的發展正在悄悄改變的社會問題...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高科技上癮症狀二:恐懼科技、崇拜科技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二:恐懼科技、崇拜科技

科技會拯救人類還是毀滅人類?自人類創造發明以來便有此爭論
本書作者認為,二個極端的論點其實都是出於盲目的信仰或恐懼,把科技神話,才會視之為救世主或瘟神。
崇拜科技者以為讓全世界十億兒童每人都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世界才會和平; 有的人相信科技能治療社會的病態,所以對科技處方抱持及大信心。所以,他們以為每間教室都可以有可以上網的電腦,學生功課就會進步。

但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學家則警告,經常使用電腦會對孩童的大腦產生有害的改變,造成普遍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沮喪症候,經常使用電腦會對孩童的大腦是『馴腦』,其效果與軟體開發者所聲稱的大相逕庭。

對於電腦遊戲,教育心理學家甚至說,電腦遊戲會阻礙任何類型的反省、對未來的思考以及內心的自我對話。她們相信,我們正在製造一世代衝動任性和不知反省的青少年,他們長大後的行為將難受道德約束。

以上我整理了二個極端的觀點,書中作者將二者都歸為『高科技上癮症』--只是一個是恐懼科技、一個是崇拜科技。

如果你是教育者或有小孩的家長,你是那一種?(別把玩線上遊戲和小孩未來的競爭力劃上等號)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威廉波特與數學奧林匹克

這幾天新聞一直出現XX小學生、XX國中生獲得數學奧林匹克的前幾名的消息。
嗯!的確不容易,也許就像媒體說的--為國爭光、台灣的小學生數學優秀到其他國家都比不上!

不過我腦海卻一直想起『威廉波特』!

那年因為一群小朋友到『威廉波特』為國爭光,所以我們半夜都守在電視前為中華小將們加油!中華小將也不負眾望,一次又一次地拿到所謂的『世界少棒冠軍』!
但那群當年為國爭光的小將長大後呢?好像我們成棒從來也沒拿過真正的世界冠軍。一切榮耀,多年來我們還是一直寄託在每年參加『威廉波特』的小將身上。

現在當然不再有人半夜起來只為了看少棒(事實上電視也不轉播了)。而且後來我才搞清楚,當年我們半夜不睡覺加油的,原來只是美國類似夏令營的棒球活動!只是這件事誰也不戳破,留個美好的回憶給大家吧?!

我們還是要不吝嗇給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的小朋友啪啪手!但是,媒體朋友及大人們,千萬別把國家榮譽加注在他們身上吧!因為我一直想起那年參加『威廉波特』未能獲得冠軍的代表隊好像就是民族罪人般的可憐樣!

不過是個Game--無論是威廉波特或數學奧林匹克,別和榮譽拉上關係,那對小朋友壓力太大了,為了一個game而給了太大壓力,唯一的解釋是滿足大人和這個社會的虛榮心而已!

也許,該期待的是,給真正有數學天份的小朋友更好的養成,期待未來Make In Taiwan的太空梭發射昇空,而不只是數學奧林匹克的冠軍而已?!

可不可能?!當然可能!當大家已經遺忘『威廉波特』時,我們轉而變成為在棒球最高殿堂發光發紫的王建民的粉絲。

不過,別忘了,王建民可不是那年『威廉波特』的名將喔!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高科技上癮症狀一:從宗教到營養,我們都偏好速戰速決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
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一:從宗教到營養,我們都偏好速戰速決

本書作者觀察到大家開始用科技的東西來填充我們空虛的心靈,包含電視宗教節目、精油、命理、整型手術....等,當然有包含電腦和網路。

以前是與長輩長談,由長輩指導,現在是尋找速成方案解決周遭的各種大小事情。通俗文化以電視節目、自助書籍與報紙雜誌專欄的方式提供快速解決辦法...』

是這樣嗎?好像是的!
有甚麼不對嗎? 好像我們依賴了一些不可靠,卻忽略了一些可靠的東西。

在生活上,我們是否會很容易被科技的甜言語所誘惑?

除了科技,應該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吧?!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人民英文能力與國家競爭力

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全民英檢變成全民運動,好像小朋友個人英文能力不好以後就不具競爭力; 好像人民英文能力不好國家的產業發展也會不具競爭力。

我想起了日本,一般日本老百姓的英文能力常常成為各國嘲笑的對象,但奇怪的是,日本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想起1999年10月我在日本東京出差(那年我在資策會工作),因為晚上無聊,一個人在新宿的街頭閒晃,一個日本人嘰哩咕嚕的來跟我問路,我只好用英文告訴他我不是當地人。想不到出口不到兩句,那位日本人聽到我說英文,也不聽我說完就落荒而逃!

百姓普遍的英文能力真的和國家競爭力有關嗎?我真的很困惑!

在日本出差的那幾天,每天一早看到滿街都是打領帶、穿西裝、健步如飛的日本上班族,連計程車司機都是穿西裝打領帶。我笑著問翻譯:『日本的領帶生意一定很好喔!』翻譯告訴我日本連工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出門到公司以後,才換上工人服裝的!我當時真的很訝異!

這幾年的歷練,我終於漸漸體會,『態度』,才是競爭力唯一的來源,和英文能力不是成絕對關係的。這不僅適用於個人,也是用於國家的競爭力(社會普遍的工作態度認知)!

『你們的英文能力可能比紐約的乞丐好嗎?』--我想起了『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作者回答台灣記者關於英文能力和個人競爭力的問題。

顯然,英文能力不是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對個人、對國家的經濟競爭力都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也許大家該換個腦袋思考一下...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無私、熱情--會讓我們自己的路更廣







一個老師問我,為甚麼有那種胸襟將授課講義完全無限制放在網站上(http://www.123hi.org/learn)?

其實,因為長時間投入在資訊的領域,發現私藏自己的專業或研究心得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領域中,你手中的寶過了幾年可能一點用處也沒有。既然如此,何不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呢--不管他是不是你學生,你認不認識?
另一個原由是,我也習慣很多資源都從網路取得,我的教學資源也有很多來自網路的貢獻,當自己有了能力,也是該回饋的時候了。
無私、熱情--會讓我們自己的路更廣,你同意嗎?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二種老闆的產業經驗思維

一個IC公司的老闆對我一個朋友(最近被他待了18年的公司資遣,但他過去的經驗和IC產業毫無關係)說:
『我為甚麼要找你?如果我要這個產業經驗的人,我身邊就一大堆了,但我需要的是沒有這個產業經驗,但有能力的人帶來新的思維。況且,你能在一家公司待上18年這正是我需要的人!』

另一個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且已經在他的領域做到經理位階的朋友去了一家傳統產業的公司,老闆要他從基層幹起:
『我知道你有顯赫的學經歷,但產業經驗對我們公司是最重要的,你必須能夠適應我們這邊的文化,否則我很難說服公司其他人給你好的位置。』

二種思維、二種老闆。
沒有對錯,因為二家公司從過去到現在都很賺錢。

那家IC公司的老闆因為不斷創新所以公司在產業中很有競爭力;另一家傳統公司的老闆因為對人強調產業經驗,公司也一直蒸蒸日上!

創新有風險--一步棋走錯就一敗塗地;保守(對人只強調產業經驗)也有風險,如果整個市場在改變時仍不自覺,過度依靠『產業經驗』可能就會像一個在慢火中溫煮的青蛙。

你在哪一家公司?

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

朱邦復說:「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


最近朱邦復的圖型技術又上新聞,讓我想起資訊界的這位奇才。

在google找了朱邦復這則新聞,關心一下他的研究進度到了哪裡,怎麼會上了新聞版面。
我注意到PCHome的這則新聞:

相片來源:朱邦復工作室 http://www.cbflabs.com
=======================================

朱邦復對培育人才頗有一套獨特看法,他說「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工作室伙伴未必能力要最強,但生活作息絕不能馬虎,因此早期要成為朱邦復門下子弟,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每天洗碗、掃地,通過考驗後才能拜師學藝。
==================================
朱邦復是一個很特殊的人,在技術上真的是奇才,對文化的傳承堅持更是令人敬佩,我也很喜歡
他工作室網站所說的--『網站宗旨:闡釋文化,指點迷津』,但在資訊界,我一直不覺得他是一個成功的人。雖然自許為革命家,但除了倉頡外,我實在想不出他的其他發明對資訊界有何重大的影響!當然,身在有微軟這隻怪獸四處侵蝕全世界各國文化的年代,其實華文市場本身就不容易出頭!
不過,我喜歡他說的那句話: 「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原來,親子間的互動網站才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架設一個適合小朋友的網站是我這一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情,只是因為太忙,進度一直很慢。

最近有了雛型,聽了朋友的建議,將這個網站分享給家裏有小朋友的大小朋友們!

http://www.123hi.org/kids








其實只是利用我熟悉的moodle教學平台提供優質網站的連結,並適當地歸類而已。

只是最近不自主地加入了一些在我記憶中熟悉的東西,例如:
線上音樂: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13,包含西洋歌曲和民歌。
60-80年代的兒歌和卡通主題曲: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8,科學小飛俠是一定有的啦!
線上遊戲區都出現了小精靈: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3

當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看到自己童年的回憶,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加入了亮晶晶學習樂園的網站中收藏。

回頭看自己架設的網站,我不只在架設一個乾淨的園地給小朋友玩(其實我家小朋友玩電腦的時間被嚴格限制著),我也在收藏我這個年紀的父母的童年回憶。

原來,親子間的互動網站才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



我喜歡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http://www.319kidsmile.org/網站所說的:
『不是否定政治人物的貢獻,而是如何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讓人民的能量與精力,轉移至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讓熱情的人民使台灣更多元化、更豐富、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美好生活。』
政治人物喜歡用造勢活動來激起人民對投票的參與,但是,台灣民主走到這個階段,也許讓專業接棒,讓人民將能量轉到其他地方,這才是對台灣社會最好的走向。
觀察歐美,人民對政治活動的冷漠才是民主的常態。如果哪一天政治人物怎麼也炒不熱選舉的場子,怎麼也炒不熱非關公共事務的議題,而人民也不會關心誰要參加立委選舉,到那個時候,台灣的社會才算是真正到了健康的階段吧!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請支持『紙風車為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請支持『紙風車為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官網:http://www.319kidsmile.org/


以下摘錄自http://www.319kidsmile.org/introduction.asp
==========================================
吳念真、柯一正、林錦昌、李永豐等等,這些「老」文藝青年,忙碌工作中,常聚會聊對方、聊心情,聊國家大事。

一次又一次,愈來愈覺得不能再隨著政治與政論節目,過著心情起伏的生活;政治也不應該走向今天如此的「泛政治」。所有人民的熱情分成兩邊對罵,而忽略身邊或者台灣所有的一切。

每個時代都總要有人試著用不同的行動來改變社會,不好的現狀、改變政治方向,不是為了權位,而是為了人民的生活及清晰的願景。

不是否定政治人物的貢獻,而是如何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讓人民的能量與精力,轉移至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讓熱情的人民使台灣更多元化、更豐富、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美好生活。

於是我們分頭跟不同的朋友聊著同樣的想法,上至吳靜吉博士,這位「老老」文藝青年,擴展至各領域的朋友、老朋友、長輩、同事,大家想法趨近共同,隨著時間,清談就化為行動。
.......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譁眾取寵的M型社會



受夠了媒體一天到晚在喊『M型社會』已經來臨,本來想花點時間證明M型社會是胡說八道!


在網路上看到這一篇部落格文章:http://valerienliu.spaces.live.com/Blog/cns!6C9185B48E3544A4!436.entry,作者用寫論文的精神證實了M型社會的說法是有很大的問題。我忍不住要為這位仁兄鼓鼓掌。
社會多數的財富會集中在少數3%人的手中,歷史上每個年代也都會有社會生存的弱勢族群,別用個案告訴我M型社會已經來臨。
我的觀察告訴我,一切問題出在『價值觀』。社會主流價值觀強調小朋友的競爭力(現在及未來),所以喊出『M型社會』可以符合了多數人潛在對未來焦慮。這種焦慮其實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不要再用『未來的競爭力』去看待每一個小朋友,每一件事情!
最好是以後社會上只有『很有錢的有錢人』和『很貧窮的窮人』二種人。如果所有的中產階級都認為要能買得起信義區的房子才不是窮人,如果價值觀認為從事上班族一個月3萬多,生活快樂的年輕朋友也是窮人,如果社會認為家裏一定要像郭台銘一樣才不是窮人,那我可以告訴你,這個『均貧』的社會已經來臨了,因為世界的財富用遠都掌握在少數3%的有錢人手中--這個資本社會的常態以後應該也不會改變。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告訴你一個在企業內必須往上爬的理由...

在整理資料時發現這張失傳已久的企業組織圖。

別抱怨,這是企業現實。身為員工所能做的,就是趕緊往上爬。不過,你也要想想,往上爬之後變成你是另一層的烏鴉,只是頭上糞便少了些,變成你拉屎在別人頭上。

最近整理了更多過去珍藏的文章和圖片,分享給大家--尤其是MIS領域的人
http://www.123hi.org/learn/course/view.php?id=19

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豬不高興!


這是莫非定律(Murphy's Law)第一條。
有些朋友會因為教不會、溝通不良而用這句話來自嘲,但其實我比較不這麼看。
在教學上,這句話是提醒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在職場上,這句話是提醒在溝通時,必須要用對方聽的懂的方法或語言去溝通。
豬本來就不會唱歌,所以錯不在豬,而是試圖要教豬唱歌的那個蠢蛋!
所以,下次別再用這句話自嘲,那只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問題,而非對方的問題。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文資法,原來服務於政治...




電視上政治人物吵著對方違反文資法,上網去看了一下文資法詳細的內容:
突然覺得,文化資產的定義是政治的,不管藍綠。
遠的不說,嘉義郡役所、樂生療養院、中正紀念堂,文化資
產的觀念在政治人物是立場、在一般老百姓是霧裡看花,但事不關己。
我不想批判什麼,因為我也不是專家。不過,文化資產觀念的建立及社會的共識,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關雲長單刀赴會--英雄偶而也該裝死

看著電視劇三國演義『關雲長單刀赴會』那集,看到關雲長在危急時突然假裝酒醉,實則挾持魯肅擺脫危機,突然覺得,該裝死的時候,就算英雄也該裝死。

對照於當年對曹操一夫當關的「千里走單騎」,我更欣賞單刀赴會的關雲長。

氣魄,要運用在可為的時機,這時的關雲長充滿了智慧。

龍崗閒話針對三國演義的這段故事評論的真好:
https://www.ylib.com/sango/luoka/luoka030807.asp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專業=技術能力+信賴,而信賴等於...

去理頭髮時,突然有一些困惑...


為甚麼我可以忍受一個人拿著刀在在我的頭上刮來刮去?
為甚麼我會相信醫生開給我的藥真的可以病除,而非命除?
只是因為他是合格的理髮師嗎? 只是因為他擁有一張醫師執照嗎?

那麼,專業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我正在思考愛因斯坦說的--『專家指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專家就是專業嗎?
如果是,
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政治專家,立法院不是一樣一天到晚吵翻天?
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財經專家,經濟及產業不是一樣不見好轉?

所以,沒有人文素養,沒有悲天憫人的胸襟,專家就不是專業! 應該可以這麼說吧?!

所以依此邏輯推演,『技術能力+信賴』才是『專業』,就像,沒有信賴我們不敢去理髮,沒有信賴我們也不敢吃醫生開的藥--誰知道那個擁有技術能力的人會不會在背後裡要了我的命?

而信賴呢?信賴是消費者相信你會解決他的問題,所以他們把自己的未來交付到你的手中。一旦這個信賴關係瓦解,你就不再擁有專業,因為你擁有的技術能力解決不了別人的問題。
解決不了消費者問題的能力就不是專業。

結論是,專業=技術能力+信賴信賴=服務的熱忱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好的企業不會只給消費者夢想,而是盡力實現他們的願望,這樣才有資格自稱『專業』!

我好像對服務業的長久生存之道有一點點懂了..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大嘴鳥人物介紹

下圖片及介紹內容資料來源自網路上各地區散落的資料彙整,因為大家資料大同小異,所以原始作者不可考,我將內容稍做整理及修正。(有知道來源的請告知)


大嘴鳥







大嘴鳥個性開朗樂觀、十分單純,雖然因此經常遭到捉弄、被捲入莫名其妙的事件中,不過總能化險為夷。大嘴鳥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的大嘴,千萬不要以為大嘴只能吃東西,還可以爬樹、切斷木頭,比鯊魚尖銳的牙齒還厲害哩!









眼鳥






大眼鳥是個幽默感十足又具行動力的傢伙,不愛動腦筋也不愛煩惱,原本他對大嘴鳥有點敵意,在大嘴鳥救了他一命之後,兩人盡釋前嫌、化敵為友。現在和叔父梅可樂住在一起。








聰明鳥





聰明鳥非常喜愛閱讀,懂得許多知識,不過偶爾會冒出十分辛辣的言詞,讓大家嚇一跳。聰明鳥有個超級大弱點,只要一遇到危機,就會忍不住放聲大哭。







小紅莓





小紅莓心地很善良,聰明體貼,把大嘴鳥當成弟弟般的照顧。目前她與經營麵包店的姐姐小蜜桃住在一起。









小蜜桃





小蜜桃在天使島上經營麵包店,美麗溫柔,是島上的夢中情人。有點冒冒失失是她的小缺點。









蘋果奶奶





聰明鳥的奶奶,經常可以看到她在天使島上悠閒地散步,喜歡談論有關於食物的話題,三不五時還會講出一番意義深遠的道理教導大家。












八卦嬸






如其名,八卦嬸簡直就是一個活動式的八卦情報站,只要她所知道的任何消息,不管是大事小事、大秘密小秘密,很快就會傳遍天使島。她最大的興趣就是在天使島各處徘徊,蒐集各式的情報及八卦。






嘻巴嘻巴






他總是躲在黑暗裡,神秘兮兮,傳說只要在黑暗中落單時就會遇上他,使得天使島的居民都非常害怕。雖然他的恐怖傳說傳遍全島,卻沒有人真正遇害過。



芋頭爺爺



芋頭爺爺是一位心地善良、慈祥和藹的長者,和蘋果奶奶非常要好,雖然兩個人說話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讓人聽了一頭霧水,不過卻非常處得來。另外,芋頭爺爺對天使島上的一切非常了解。











團團轉刑警






天使島上的警察,每天為了維持天使島上的和平而努力不懈。據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抓到傳說中的怪盜蒙奇。









怪盜蒙奇

他專門打劫惡人的財寶,是大嘴鳥他們響往的偶像



富商吉羅利

玩具廠的老闆,一跟太太一樣害怕地震


吉羅利太太

吉羅利的太太,非常縱容兒子飛機鳥,奢侈浪費是她的嗜好.


飛機鳥

吉羅利的兒子,很驕傲,一直愛慕小蜜桃!


梅可樂叔叔

詩人,每天過的很悠閒,是大眼鳥的養父

羅肯與迪曼頓

二個政客,一天到晚都在為競選忙碌,並不擇手段

大嘴鳥的前世今生





以下資訊整理自網路,因為大家抄來抄去,所以原作者也不明。


大嘴鳥的誕生
大嘴鳥的卡通是參考森永大嘴鳥的樣子量身訂做!森永製菓的大嘴鳥於西元1967年誕生,而卡通大嘴鳥則於1999年7月問世。


大嘴鳥演進史:
日本森永大嘴鳥產品及故事:http://www.morinaga.co.jp/member_kyoro/members/datahall/

大嘴鳥的官方網站:http://www.sonymusic.co.jp/Animation/kyoro/
不過這隻賺了超過20億日圓、相關產品已過百種的大嘴鳥過去的歷經十分坎坷,出世時公司嫌他樣子醜,到26歲才有個正名、32歲才有自己的故事……曲折了良久簡直賺人熱淚!


初誕生劣評如潮
大嘴鳥是一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糖,1967年他一出世的時候,原創公司-『日本森永製菓』工作人員,對他可說是劣評如潮,嫌他雙眼太大,又嫌他樣子難看,誰知小朋友們卻覺得他非常可愛,以其作吉祥物的巧克力更是熱賣。
然而後來,大嘴鳥巧克力糖果及商品,已經為“森永製菓(日本)”賺了20億日元。不過雖然他如此會賺錢,但都要等到26歲時,“森永”才肯將公司人員對他的暱稱“KyoroChan”定為正名。


故事大綱:



胖身材、圓眼睛、大嘴巴!可愛的大嘴鳥終於來囉!天使島上住著一群可愛的小鳥們,天天過著自由自在、開開心心的生活…「天使島」就像一個小小的國家一樣,島民們都有各自的工作,有人當警察、有人開麵包店、有人經營玩具工廠,自給自足,生活平靜安定。不過平靜歸平靜,趣事也不少,大嘴鳥與他的朋友們天天都會發生新鮮事哦!



咦?大嘴鳥原本不是天使島的居民耶,怎麼會來到天使島呢?這得先提到愛冒險的萬事通博士了!萬事通博士非常熱愛冒險,在一次旅行途中經過南方小島「天使島」,無巧不巧得到一顆來歷不明的蛋,蛋裡還孵出一隻長相特別的大嘴鳥!萬事通博士把大嘴鳥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長大之後的大嘴鳥也喜歡跟著萬事通博士四處冒險,沒想到卻因旅途中的一場暴風雨而與萬事通博士失散了,也因為這場暴風雨,大嘴鳥漂流到自己的出生地「天使島」,認識了新朋友,還在天使島上展開新奇有趣的新生活。

大嘴鳥卡通故事的開始...第1集:

萬事通博士在做考古研究時,無意間發現從鳥蛋裡誕生出來的嘴巴很大的鳥"大嘴鳥",幾年過後萬事通博士想帶著大嘴鳥回到他的故鄉天使島,沒想到卻遇到暴風雨兩人失散了,大嘴鳥好不容易一個人到了天使島,遇到了他的第一個好朋友大眼鳥…

卡通大嘴鳥-我的蒐集

我酷愛大嘴鳥卡通,甚至常常將它當作教學上討論的教材。
大嘴鳥的人物非常接近我們真實的社會。他有政客、有八卦、有善良的老百姓、有富商、有不是很壞的壞人、有偶而會出軌的好人,每個角色,每件發生的事情都讓我那麼似曾相識...
但是,我酷愛的主要原因是,他有我們真實社會所缺少的東西--純真的大嘴鳥和正義的怪盜蒙奇。
現實社會太複雜,有時候到虛擬世界的理想國中沈澱心情,其實也不是壞事。

一個很棒的卡通,值得慢慢品味!


P.S.因為網路上大嘴鳥的故事正在消失中(越來越難找了),所以我開始整理--給我自己。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愛因斯坦說: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報載(如後)哈佛大學對通識課程進行大改革,我突然想起大學時通識課程歷史學程的林教授研究室門口貼的--『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缺乏人文素養,專家的視野只有一條線。

幾十年來,我們社會真的培養了非常多的技術專家,不過,我們真的因為這些專家而更美好了嗎?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發展經濟就會忽略環境和人的關係;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建設就會不加思考直接先破壞舊的東西再來建設;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就會短視,社會主流價值觀就會變了樣。

哈佛用了3年辯論,那我們的大學教育呢?

=======================

破除偏重學術印象 哈佛通識課大改革
自由時報2007/5/1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美國哈佛大學十五日正式通過採納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通識課程改革,將著重敏感性的宗教、文化及科學問題,期能克服學生狹隘觀念,打破外界認為哈佛課程過於偏重學術的刻板印象。

近年被批與現實脫節
哈佛大學設立於一六三六年,已有將近三百七十年歷史,是美國最古老的一所大學。該校的通識教育向來為人稱道,學生可以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文理之間、專業之間互相溝通,兩年後再挑選主修專業。但近年來,不少校內教職員以至教育界人士,都批評哈佛的課程跟不上潮流,與現實脫節,只集中研究狹窄的學術問題。

新生須修八領域課程
這次課程改革大綱是經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於今年二月八日提出,十五日正式通過,要求每一位入學的哈佛新生必須修習八大領域的通識課程,包括道德推理、批判性思考技巧、數學推理、生命科學、物理宇宙科學、世界國家社會、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國等。
哈佛大學表示,新課程目標在於「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瞭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
文理學院院長皮爾比姆就表示,新課程對於學生眼中的世界及他們現實生活所需及所接觸的層面,都是一大挑戰。

助了解其他國家文化
其中一門新課程為「世界國家社會」,旨在幫助學生跳脫美國狹隘觀念的窠臼,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價值、習俗及體制。「文化信仰」課程則是涵蓋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及跨文化等面向,介紹不同的思想、藝術及信仰。
歷經將近四世紀的發展,哈佛大學已站穩全球高等教育的龍頭地位,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通識課程的發展,莫不是所有大學想要學習的對象,這次哈佛改革通識課程為三十年來之最,因而備受各界矚目。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網路小故事--採訪上帝

上帝問道:“你想採訪我嗎?”

我說:“我很想採訪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

上帝笑道:“我的時間是永恆的。你有什麼問題嗎?”

“你感到人類最奇怪的是什麼?”

上帝答道:”他們厭倦童年生活,急於長大,而後又渴望返老還童。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然後又犧牲金錢來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充分憂慮,但卻忘記現在;於是,他們既不生活於現在之中,又不生活於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不會死去,但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未活過…”

上帝握住我的手,我們沉默了片刻。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陳年記事--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本文記於2002年2月18日
===================


最近,電視上有一個銀行的廣告,此廣告描述了該公司電腦系統剛上線時非常不穩定,導致資訊人員必須不眠不休地工作,甚至影響到了家庭生活--小孩的生日無法參加;回家時家人已睡覺,出門時小孩尚在睡夢中;家裡有急事時卻無法拋開手中的工作……。看著電視,不禁難過了起來,過去在電腦公司的日子一幕幕從腦海中飄過…..
我比其他工程師幸運的是,這樣的生活,僅止於結婚前,結婚之後的工作,不再以coding為主,雖然目前的工作偶爾也需要加班,也曾因系統癱瘓而整夜在公司忙到清晨五點,但終究不是常態,還不至於像電視廣告中的工程師有好幾個月過這樣的日子,或者過去我在電腦公司每接一個新的專案就必須過這樣的生活。
說起來,這是資訊從業人員的悲哀,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我們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處—工作時間長、某些時間點(如新系統剛導入時)的壓力大、為了不被淘汰需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與技術…等等,若非興趣的支撐,其實很難在這個領域繼續下去。
但是,我們有必要讓工作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嗎?年輕時,我對這樣的生活沒有太多想法與異議,但有了小孩之後,我漸漸開始體會,人生,其實不應該只有工作的。如果我們的生活,少了親情的依慰、少了友情的滋潤,少了對生活的關懷,那麼,這樣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所以,我開始學會改變我的工作步調,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
也許有人認為,不努力工作,哪來更好的明天?這個問題需問自己這一生想要追求什麼,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想起了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則小故事: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划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
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
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 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甚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滿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在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 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
墨西哥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陳年記事--令狐沖與好小子林峰

本文寫於2003年在台北的某個無聊的午後
==================================

令狐沖與林峰,二個完全不搭嘎的虛擬角色。一個是金庸筆下的大俠;一個是日本漫畫的代表人物。

對我而言,這二個角色,這二個故事,我一直情有獨衷。

好小子是第一本讓我沉迷的故事書,令狐沖則是引領我進入金庸武俠小說的重要角色。

還記當年我開始工作以後,領的第一份薪水,心中最想擁有的,是全套的金庸系列、完整的好小子漫畫以及一棵耶誕樹,由此可知令狐沖和林峰在我心中的份量。

為什麼?因為我一直記得,當年我還是孩童時,沉溺於好小子的劍擊遊戲的虛擬世界裡,時間彷彿與我無關,猛然抬起頭,才發現又過了一下午的那種感覺。那年,我9歲。

我也一直記得,當年我在校園的最後一個夏天,當同學都已畢業,因為暑修,我一個人在宿舍裡,心情隨著令狐沖的際遇或悲、或喜,是笑傲江湖的情境使我那段時間不致那麼孤單與苦悶。

多年來,令狐沖與林峰一直陪伴著我,因為每次只要再翻開這二本書,孩童的記憶、暑修孤單的歲月,又會在腦海中油然而生。彷彿,我又聽到那年午後的禪聲….

令狐沖,長期以來我對金庸安排的結局大致是滿意的,因為他和盈盈終於放下武林的恩恩怨怨,退隱江湖而長相廝守—這也符合一般讀者希望的結局。

但對於好小子,我一直是對他的結局有點失落,因為我總覺得,林峰應該繼續奔馳在劍擊場上,作者應該讓他在劍擊場上有更偉大的成就才是,可是千葉徹彌卻安排林峰前往海上探險,從此的生活和他過去在劍擊場上的表現完全無關。

經過了幾年的生活歷練,最近再翻好小子,好像有點懂千葉徹彌的苦心與安排這種結局的無奈。因為,日本劍道原於禮,對於人的行為及使用劍擊有明確的規範,林峰因際遇成為比賽的高手,但終究他的世界是無法遵循這個由『禮』及『道德』規範的舞台。順著他的個性,海上尋寶的探險似乎更符合他的發展。

千葉徹彌果然是大師,他沒讓我們看到譁眾取寵的結局—例如,林峰長大後成了警官,並拿下劍道的最高榮譽,這樣的安排雖然符合觀眾的期待,但與主角的個性發展完全不符。

因為對好小子有了這樣新的體認,再看令狐沖,我不禁開始懷疑,若在真實的世界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拘世俗、講求義氣的令狐沖,真的可以和任盈盈隱居山林嗎?這樣的結局符合他個性的發展嗎?他會快樂嗎?

一相比較,笑傲江湖的結局活像童話中『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一般。

漫畫終究是漫畫,武俠小說終究是小說,別太認真,這只是我2003年某一個星期日無聊的午後的無聊心情。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什麼是科技及高科技?

沉思之間,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什麼是『科技』?什麼又是『高科技』?
拿了小朋友的字典查了一下:『科學技術,如尖端科技、生物科技』。
上教育部的網站查,獲得了一模一樣的答案。
可是我卻越來越困惑了,『科學技術』又是什麼?我們生活上除了靈媒、乩童以外,哪一個東西和科學沒關係?

隨手將書架上的『High Tech、High Touch』(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拿下來,關於科技和高科技,有以下的定義:
什麼是科技?
1967年出版的Random House Dictionary中,科技的定義是『一樣東西、一件物體,物質的、實體的,與人類截然分隔的』
到了1987年該書全面更新,科技的一詞嘉進了它『與生活、社會及環境的交互關係』。科技不在存在於虛空之中。
什麼是高科技?
1998年Tech Encyclopedia online給高科技所下的定義,把科技的力量擴大到包含其造成的後果。從一件東西到交互關係到後果。我們現在知道力量強大的忌諱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科技包含了好和壞的後果,他不適中性的。
所以,什麼是高科技?在作者舉的例子中,從太空旅行、網路、電腦、電視到檔案夾,甚至蘋果都是。最後的說明最值得玩味--『未來進展,發明創造,進步,控制』。

這樣看起來...
科技本身是冰冷的:對人會有控制性(會上癮,像網路、像遊戲機),他的好與壞比重有可能是一樣的!
科技是變動的:就像4000年前埃及的織布機在當時是高科技,現在變成低科技,或者,大家已經直覺地不認為他是科技。
世界的『產業發展史』你也可以叫它『科技發展史』,因為產業製造的東西就是在物質化當時最流行的『科技』。
而高科技,根本是散落在各個產業領域中,從資訊產品、辦公室文件、到我們吃的健康食品,好像統統是高科技。也許,叫做『高附加價值產業』比叫『科技產業』來的恰當--因為幾乎所有物質化的產業統統可以是科技產業。如果你的品質好單價高,還可以叫『高科技產品』,就像台灣的捷安特腳踏車(巨大實業)。

所以,科技,沒那麼偉大,因為我們生活的所有相關東西幾乎都可以叫『科技產品』。但別太沉迷高科技產品,它顯然會迷惑人性,好的和壞的都同時產生--就像沈迷網路造成的一些問題一樣。
看來,人性很容易對流行的高科技產品沈迷--而且沈迷越深,科技的負面效益就會越大。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原諒我,我只是這一群共犯中,最渺小的那個角色...

問林教授為何沒有開設『碩士在職專班』?

林教授說只設立一屆就取消了,因為在職專班的學生只想要文憑,完全沒有進入學術殿堂研究的準備和想法--這樣的研究生不要也罷!

今天從大學進修部監考回來,我一直想著2月份時林教授跟我說的話!


學校產出的到底該是什麼?是生產文憑、還是生產人才?

該體諒進修部學生的辛勞(事實上依我今年的經驗,大學進修部幾乎有8成都是尚未工作的年輕朋友),還是應該無論學生身份,學位的取得本身就必須有門檻?

當大量只有文憑沒有品質的人力投入就業市場,他們會是企業需要的嗎?

老師的縱容,真的是在幫學生、還是在製造他們坎苛的未來?


我必須承認!我只是一位大學兼課老師,貪圖在台上『可以傳道』的表演舞台、貪圖一點微薄的鐘點費。上述的這些疑問,我不在體制內,所以完全使不上力。

只是,隱隱約約間,我感受到小小的罪惡感讓我抬不起頭來。因為歷史終會給這個時代下一個註腳,而我,在這正身在這股歷史的洪流中--雖然,我只是這一群共犯中,最渺小的那個角色...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文化資產的省思

中正紀念堂的圍牆、樂生療養院等議題,最近幾個月站上了新聞的版面。

最近在研讀關於社區總體營造及文化資產議題的書,剛好整理一下思緒,並省思這二個案例的紛紛擾擾。

根據我國文資法所分類的文化遺產中,有三項與景觀較為相關:

一、第二項的古蹟:只依本法指定、公告之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跡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

二、第五項的自然文化景觀:指人類為保存歷史文化及保育自然之需要,而指定具有保存價值之自然區域、動物、植物及礦物。

三、第六項的歷史建築:指未被指定為古蹟,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是街及其他歷史文化資產。

但除了古蹟之外,其他類其實真正被認定的仍是極少數 (黃世輝,社區自主營造的理論與機制,2001年)

另外在學界有一個『文化地景』的專有名詞--『與地方生活文化與歷史具有結合關係的環境景觀』(黃世輝教授,2001年)


我試著在幾個討論區尋找『樂生療養院』的討論議題,發現討論版上的意見是分歧的(當然,不清楚、不關心、沉默的仍是多數)--一邊認定樂生療養院有其歷史及人文上的意義;另一邊指希望捷運快點完工,且樂生的朋友又不是沒安置方案,樂生的建築物也不是古蹟,保存無理。

在我深入了解樂生療養院之後,終於了解反對拆除樂生的理由。

的確,若從上述『文化地景』的角度來看,拆與不拆,是這個社會對弱勢族群的社會公義價值觀之考驗,也是台灣是否已邁入人權國家的一個指標。

會造成這樣的爭議,也證明了我們社會普遍存在對『文化資產==100年以上的古蹟』有著這樣的迷思(Myth)。

至於中正紀念堂的圍牆,這個議題屬於敏感的政治立場。在台灣,只要和政治立場掛上勾,真理,絕不會越辯越明,因為只有各說各話。所以此議題在我的看法,根本不值得深入討論(拆也罷,不拆也罷,因為拆也是政治考量,不拆也是政治考量--文化資產的議題只是被雙方用來強化自己立場,不管怎麼說都對(自己),也都不對(對方))

立場對立,是台灣這給年來嚴重的問題--藍/綠政治對立、經濟/環境對立、建設/文化保存對立、大眾/弱勢利益對立。

要化解這些對立需要建立對周遭生活的共識,而共識來自共同的生活體驗及經驗。

所以,共同的生活經驗需要被喚醒,而有了共同的情感,這片土地的人才會一起被感動、一起攜手往前走。

原來,對歷史及文化資產,那不只是過去,還代表著現在及未來...

真正的歷史學家

傅柯(Michel Foucault)在他的『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的第一章節尾說道:

『我為甚麼要寫這樣的一部歷史?只是因為我對過去感興趣嗎?如果這意味著從現在的角度來撰寫一部關於過去的歷史,那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如果意味著撰寫一部關於現在的歷史,那才是我的興趣所在。』

第一次看到這段話,心中澎拍不已,一讀,再讀,這幾句話。

我終於懂了,原來,這才是研究歷史的真正意義...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影響我的一首詩

幾次在人生重要的抉擇上,我都不經意地看到這首詩。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

『你有能力,你為甚麼不好好賺錢?』

『你為甚麼要放棄眼前的垂手可得的名利,一切又要重新開始?』

『你為甚麼盡做些無聊、又毫無利益可言的事?』

想告訴大家,其實,只是因為,幾次在我猶豫不覺得時候,我看到了這首詩,是它給了我勇氣,讓我可以不顧世俗眼光一路走下去...

今天,我又看到了這個老朋友.......

==================

作者:佛洛斯特

黃樹林裡分岔兩條路, 只可惜我不能都踏行。

我,單獨的旅人,佇立良久, 極目眺望一條路的盡頭, 看它隱沒在林叢深處。

於是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一樣平直,也許更值得, 因為青草茵茵,還未被踩過, 若有過往人蹤, 路的狀況會相差無幾。

那天早晨,兩條路都覆蓋在枯葉下, 沒有踐踏的汙痕, 啊,原先那條路留給另一天吧, 明知一條路會引出另一條路, 我懷疑我是否會回到原處。

在許多許多年以後,在某處, 我會輕輕嘆息說: 黃樹林裡分岔兩條路,而我, 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 使得一切多麼地不同。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知識與權力

傅柯(Michel Focault)說:
『我們應該承認,權力產生知識(而且,權力鼓勵知識並不僅僅是因為知識為權力服務,權力使用知識也並不只是知識有用);權力與知識是直接相互只涉的;不相應地建立一種知識領域就不可能有權利關係,不預設和建構權力關係也不會有任何知識。因此,『權力-知識關係』的分析不應建立在一個與權力體系有關或無關的某個認識主體的基礎上.............權力-知識、貫穿權力-知識和構成權力-知識的發展變化和矛盾鬥爭,決定了知識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領域。』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第一章犯人的身體---

我在往高雄的火車上看著傅柯描述知識與權力的這段話,不禁想起我在大學講授『知識管理』這門課時,不斷強調知識管理的推動成功與否與『企業文化』有關。對照到史學家的觀點,原來指的是權力。

但是這樣就可悲了,原來我所教的『知識管理』是屁話,因為『知識』在企業裡指的就是文化,而文化就是老闆的風格,這可不是一般員工所能左右的。

不過,我還是要跟同學說--學校教的是對事情分析的能力,而非教你標準答案(事實上社會上常常沒有標準答案,有的也只是價值觀而已)。未來,別因無能為力而沮喪(有可能只因你的判斷不在主流價值觀上),所以別讓你遇到的『權力』左右你的對事務的判斷與省思,不斷思考與辯證,當有朝一日你掌握了權力,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方向。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讀後感--我在往高雄出差的火車上 2007/4/12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人口外流、教育方向、區域性產業結構

我離開家鄉九年才回來。
當初為甚麼要離鄉背井?回來為甚麼要靠機緣?
今日到家樂福夜市,看著擁擠的人群,我在思考著,生活在這區域性的人們是如何過日子的?
嘉義地區沒有產業嗎?當然不是,沒有產業這片土地30萬人口靠什麼生活。既然有產業,為甚麼年輕人都說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當初我也是如此)?這邊產業的現況到底是什麼?他是如何分佈?學校教育有什麼問題,為甚麼多數的子弟都要離開這片土地才能過日子?
過去10年這邊的經濟活動及產業是什麼?過去20年呢?30年...甚至日本時代呢?
一個區域可能沒有它賴以為生的主要經濟活動及特色產業嗎?
被當地人票選『最適合生活的地方』第一名的嘉義市為甚麼多數年輕人必須離開才能討生活?是我們的學校培養了多數這塊土地不需要的技能,還是年輕朋友主流價值觀不適合在這片土地生存?
我們又一定要倚賴中央送我們個科學園區嘉義才能重生嗎?

突然之間,我覺得對這片土地相當陌生...

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

陳年記事--用現金卡開店…真是夠了!

本文記於2004/12/10

喜歡看廣告,有時候更甚於電視節目。

因為工作繁忙,我和電視脫離已久,更何況,泡沫劇和無聊的政爭新聞,也引不起我打開電視的興致。

最近早一點回家,難得打開電視,看到充斥的現金卡的廣告,讓我有些訝異—現在社會流行這個東西嗎?

其中一則廣告,更讓我非常難以理解。廣告的內容描述一個麵包攤販,因為辦了現金卡終於可以擁有一家店,從此不用再日曬語淋。

套句流行用語,『真是夠了』!

廠商需要有社會責任,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多數企業仍以追求企業獲利最大化為唯一目標。

我想起最近要出我在某學校進修學院兼課的『商業自動化』期末考題。關了電視,打開電腦,我寫下了其中一題:

******************
關於信用卡:
1. 對於發卡銀行而言,信用卡的收入有那些?(答案是年費/違約金/手續費/循環利息/其他如掛失等費用)
2. 何種收入為發卡銀行最大的利潤來源?
3. 如果你是銀行主管,你會針對那些消費群,以增加你的銀行收益?
4. 請你從消費者個人信用度的觀點,闡述正確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模式。
******************
只是,寫完之後,突然茫然了。

真的很天真!因為我竟然想用一個微不足道的期末考題來挽回這個社會原本純樸的價值觀…

歷史有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我認識的李皇葵

本文記於2004-10-27

李皇葵大概不會記得我,不過我和他共事的那幾個月,卻一直記憶猶新。

那年,我在某政府資訊機構的財團法人進行一項政府委託的高科技園區招商計畫。在當時,股市正熱,網路更造就了許多冒險家的美夢,所以一堆產官學研的人熱衷於將台灣打造成什麼「爪哇島」、「軟體代工中心」、「多媒體製造王國」的美夢,我就是在當時認識皇統光碟董事長李皇葵的。

其實說穿了,所謂產官學研的合作,不就是產業界想從政府騙取一些補助經費、官方想要有個風風光光的題材可以上的了新聞版面以換取政績、學術界和研究單位也樂得從每年一千億經費的科技專案爭取一些研發經費,至於真正的成果,那不重要,反正幾年後誰也不會記得這些事情。

所以,當時我和ㄧ群所謂產官學研的代表混在一起,每天在建構「亞洲多媒體代工中心」的美夢,而小蘿蔔頭的我,當然負責執筆,一堆專家蓋得天花亂墜,我則把各方所有的美夢寫成ㄧ本偉大的企劃案。

終的結果當然什麼也沒執行,不過這個偉大的計畫讓所有參與的人各得到他們想要的,而我也因這本企劃案讓我的科技專案期末報告順利結案。

這已經是四、五年前的往事,五年後我也沒看到「亞洲多媒體代工中心」成形,只看到在上市櫃市場中慘兮兮的第三科技類股(軟體股)。一直到最近,在電視上看到向投資大眾自首、承認作假帳的李皇葵又想起這些陳年往事。

這世界是以成敗論英雄,媒體尤然。翻開這一期的商業週刊,就像打落水狗似的,李董幾年前為媒體稱頌的英雄性格突然都變成他將皇統帶往衰亡之路的主因,更令我驚訝的是,那些接受商週訪問、分析李董大起大落性格的受訪者,不就是當初和我們混在一起、和李皇葵稱兄道弟的官學研們嗎?

現實真的是殘酷的。

我和李皇葵不熟,輩分也差很多,所以沒有資格評論他的興末。但多年以來,我一直記得李皇葵在某次會議的名言--「歷史有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皇統的崛起就像歷史的偶然性,但走到企業走到今天的地步呢?是純粹也是偶然性,還是有某些因素是必然性?是產業特性?還是李皇葵的人格特質?

如果幾年後,李皇葵又奇蹟似地變成ㄧ方梟雄,媒體和所有人又怎麼看?我想像著。

陳年記事--別把責任推給草莓族

本文記於2004/4/29

公司召開主管會報,針對最近員工的高流動率,以及新進員工低報到率的現象,希望找出問題所在。

一如往常,有主管在會議上感嘆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草莓族,無法承受壓力。然後開始沉浸在自己剛出社會時是多麼刻苦耐勞的回憶中(此時我的腦袋浮現二個人:一個是眷村的老榮民拄著拐杖說著自己在三十八年的仗役是多麼英勇;另一個是沈富雄,他說記憶有多種可能性,其中一種是雖然沒發生過,但他自己堅信不移,這種記憶連測謊都測不出來) 。這位主管說得口沫橫飛,其他主管則猛點頭。

別把問題丟給社會新鮮人!不管愛不愛,你們口中所謂的草莓族還是會大軍壓陣般地出了社會,所以再如何哀怨、如何感概,她們終將會成為社會主流。

其實,只是20年來企管教科書的老問題—企業如何與員工一同成長?組織如何留住好的人才,如此而已!

上一代感概我們這一代沒有吃過苦,忠誠度不足;我們這一代感慨下一代抗壓性差,大學生素質低落。一代抱怨一代,自古而然,只是老兵終將凋零,後浪終會取代前浪,這是歷史千古不變的法則。

歷史終會還給草莓族一個公道的評價。所以,諸位主管們,順應時代的變遷吧!與其關起門來批鬥不相干的人、事,還不如好好檢討自己的領導風格,檢討企業如何找到人才、留住人才,這會比較實際些。

陳年記事--「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

本文記於2003/12/17

廖小姐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讓老二在小學三年級時就跟著哥哥參加英檢考試,一開始並沒有初級,小三的孩子就參加中級考試,孩子當然不可能通過。另外,李媽媽看女兒學英文好像學得很輕鬆,在全民英檢推出後她就讓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去考試,前後總共考三次後在六下時過關。兩個案例中的孩子在應考時都奇怪地問到:「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
---2003.12.17,中國時報,林照真


報載,昨日有逾百位四、五歲的幼稚園小朋友參加全民英檢,今天中國時報用了一整個版面自省:『英檢證書,讓父母急了,孩子慘了!』,但不知有多少台灣的父母會因此而自省?

最怕的是,多數的父母只記得本文最前面描述的案例:『宜蘭一對年輕夫妻一早就搭火車來到台北參加考試,他們準備要應考的孩子只有五歲。媽媽說:「我們以前英文就是不好,別人的孩子都會了,我們的孩子不會怎麼辦?」』

所以說嘛,台灣的教改當然不會成功,所有代表『主流民意』的教改專家規劃的方向都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更有競爭力?』,或者是『如何讓入學制度更公平?』,這樣的教改理念會成功才有鬼!

所謂『主流民意』,也就是這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不管對錯,都是主流,所以我說,教改永遠都不會有成功的一天,因為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一種制度可以讓全天下所有的孩子們未來都成為最頂層的精英—別忘了社會的階層永遠都只會是金字塔形狀,財富的分配也永遠只會是倒金字塔,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只會如此!

曾有一個朋友憂心地對我說,他覺得未來的社會像天下雜誌所說的是『雙峰的社會』—只存在貧與富二個族群,所以他想讓孩子在小學畢業後立即送往國外唸書,以培養他的未來競爭力。未來會是雙峰嗎?這樣大膽的預測我持保留態度,但我非常肯定的是,我的朋友準備要做的是,『犧牲孩子現在應有的快樂及溫暖,去為一個未知的未來做準備』。

英文對未來重要嗎?我腦海想起『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作者回答台灣的記者詢問類似問題的回答:『你覺得紐約的乞丐會比台灣任何一個人的英文能力差嗎?』

對某些行業而言,英文能力當然很重要,但一個人能否在事業上成功的關鍵因素絕對不會是英文,而取決於專業能力及對工作的態度。但,對不起,親愛的父母們,這二件事無法從小培養,可是你們可以給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及品德,而這對於孩子未來人生的發展會有絕對影響的。

認真反省,會發現我們社會價值的主流是『功利』。逼迫孩子去犧牲童年及青春以換取一流學府的真正目的,當然是想讓孩子畢業後可以成就一翻事業,所以骨子裡不是功利是什麼?!因為功利,所以我們斤斤計較考試的每一分,也斤斤計較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更強!

如果,多數台灣父母在乎的是……
「我的孩子會不會有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
「我的孩子會不會真心關懷週遭的人、事、物?」
「我的孩子未來能不能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我的孩子有沒有一個足夠的智慧及判斷力去面對未來人生會面臨的各種挑戰?」

而不是,只是單純地從「競爭力」的觀點去教育小孩,那麼,我們也就不會聽到孩子疑惑地問我們,「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這種必須含淚去面對的問題了!

陳年記事--我的老闆又上報了

本文記於2003/9/16,此集團終於在2007年1月1日爆發數十年來台灣最大的企業集團舞弊。


我的老闆常上報。

老闆上報沒什麼了不起,反正不是花百萬包養某明星,要不就是延後廠商款項,逼得一些小廠家破人亡。形象不佳,眾所皆知,而且老闆似乎也不在乎,幾十年來負面新聞不斷,也沒見公司真的出什麼致命的大毗漏。至於我們這些員工,也樂得聊聊八卦,一解上班的苦悶。

不過這次雜誌封面斗大的標題--「XX集團XXX大膽搬錢」,卻看得我驚心動魄。

我驚心動魄的原因不是老闆的行為或公司的前途,而是擔心我殷殷盼盼的年終獎金,以及可能被減薪裁員的危機。

這種想法自私嗎?也許。如果有崇高的理想,我是應該離開這種老是讓投資人、讓股東虧錢,卻肥了自己的混蛋老闆的。可惜我是一個只敢在背後大聲罵老闆無恥,但還是需要他施捨一些微薄薪資養活家人的平凡勞工。

我這個平凡勞工,沒什麼大志,也不管老闆包了幾個女明星,只想做我該做的事,領我該領的薪水,如此而已。

不過這次顯然老闆A錢A到可能會影響到我這個平凡勞工小小的願望。也許,我也該換個環境了,在我還有能力選擇環境的時候。

我開始同情起那些四五十歲被裁員的傳統企業員工,因為他們已喪失選擇環境的能力,當然只有選擇上街頭抗議。我可不想自己的人生也走到這一步。

今天,看到一封電子報,描寫關於奇美企業許文龍的經營哲學。許文龍說,他不是要創造一個「世界第一的企業」,而是要創造一個「世界第一幸福的企業」。

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企業家和商人、政治家和政客的差別。

陳年記事--高山仰止—張明將軍/王國秀女士

本文記於2003/8/6


『現在的學店好多,尤其是那些專科改制的私立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校務發展的重點以招收的學生人數為主要目標,教學品質、學生素質的提昇反倒次要,這樣下去,其實對學校的發展會是惡性循環…』

看著電視新聞在討論高學費,以及過速擴張的高等教育問題,我對妻子說出了我對某些私立大學發展的擔憂。

『別太擔憂,我們在求學階段誰不是說自己的學校是學店?』

我和妻子都出身於技職體系的不同學校,一路從高職、二專、一直唸到技術學院。在我們的求學階段,學校並不像現在那麼多,不過顯然妻子對於當初她自己唸的專科學校不是很滿意。

回想當初唸專科時,的確,多數別的學校的同學都給自己的學校封了「學店」的評價,除了我唸的學校—勤益工專。

當初唸勤益,其實是因為聯招沒考好。多年後,我很慶幸當時沒考好,我才能唸這所學校,也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家—張明董事長與王國秀創校人。

我沒有和張董事長及王創校人說過話,再加上專科畢業至今也已經有14年的時間了,關於二老的印象是片段的…..

印象中的勤益校園,總是不小心就會遇到張董事長與王創校人在椰林大道中散步,然後很輕切地向學生寒喧問暖。

印象中的兩老,總是常出現在朝會上向學生講話。多年後我才知道,董事長和創校人那麼頻繁地出現在朝會並不是常態。

印象中的勤益老師,總會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二老昨天為了日益低落的學生素質在會議上掉了眼淚。

印象中的勤益,因為沒有財團當靠山,二老為了學校的經費經常四處奔波,向財大器粗的捐款人低聲下氣。

勤益,在我畢業二年以後,除了要求保留校名,二老無條件地捐給了國家(包括三千多萬的校務盈餘),成了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可是,我總覺得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對我是陌生的,我記憶中的勤益工專,是有二老的身影,有二老留在學生身上關懷的印象。

離開勤益之後,我又唸了國立的技術學院,也畢業於另一所國立大學的研究所。但當有人問我對各大專院校的看法時,我總毫不猶豫地回答--『私立勤益工專,是我唸過最好的學校』。尤其多年之後,自己也利用上班之餘在幾所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兼課,更深深感覺到張董事長及王創校人那份用「心」辦學的難能可貴。

在教育界,二老似乎漸漸被人遺忘,可是每當看到目前高等教育發展的紛紛擾擾,總讓我特別懷念起二老所留下的風範。

陳年記事--大嘴鳥之怪盜蒙奇登場

本文記於2003/7/30,我很喜歡的一個討論案例


天使島上有個怪盜蒙奇,專偷為富不仁的富商及骯髒政客的不義之財。

今晚,怪盜蒙奇再度登場,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怪盜蒙奇的目標並不是富商吉羅利的鑽石假牙,而是害員工差點被裁員的溜溜球製造機。怪盜蒙奇這一偷,不僅保住了工廠裡所有員工的飯碗,也讓聰明鳥的老爸能繼續做他最喜歡的工作--為孩子們設計好玩的玩具…


很有意思的卡通。一個只想如何追求更多財富的老闆;一個比傳統俠盜更知道如何讓人們幸福的正義化身;一個樂在工作、追求夢想、卻受僱於財大氣粗企業的工程師—除了怪盜蒙奇,多像真實的社會。

富商吉羅利是壞人嗎?多看幾集大嘴鳥之後,你會發現比起作者畫筆下的政治人物,吉羅利算是有良心的。雖然多數時候他間酸刻薄、腦袋也只有如何堆積更多的財富,但偶而還會良心不安,偶而還會因為大嘴鳥的天真而感到自慚,所以吉羅利不是壞人,卡通裡真正的壞人是表裡不一致,成天只想著如何贏得下屆總統大選的政客們!

在真實社會裡,多數的老闆當然不會像吉羅利那麼刻薄勢利。不過,現代企業為追求效率及降低成本,也會如卡通一樣,使用自動化的機具或電腦取代大量的人力,企業追求財富的思維其實和吉羅利沒什麼兩樣。

這對企業而言,當然也沒什麼不對,企業有效率才會有競爭力,壓低生產成本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那麼,在這轉型的過程中,員工呢?

老闆會告訴你,員工要不斷學習,要跟得上企業的腳步。也就是說,員工也要有競爭力,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不是老闆將你解聘,是你自己無法跟上企業的腳步。

悲!工業革命以來,所有的企業管理思維的演進,其所站的角度,本來從來就沒有員工幸福的觀點。所有管理學的教科書都會告訴你,企業的目標,是要以追求組織或股東的最大利益。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如此!

現實世界沒有怪盜蒙奇。所以識相些!如果我們還不想丟掉飯碗,如果你對現在工作還有夢想,還是比別人先學會怎麼操作溜溜球製造機,或者,更進一步去設計新的溜溜球製造機吧!

陳年記事--別鬧了!科學園區

本文記於2003/7/29,是我發佈在個人新聞台獲得最多迴響的文章

2003年,7月28日,阿扁和胡自強攜手宣佈,台中科學園區正式啟動。

大概就只有蓋科學園區這件事情,台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口徑一致,無人反對,因為誰也不想和選票過意不去。三黨終於有件事是有共識了。

老百姓,沒人反對,反正,在家旁邊擺個科學園區,至少也比核廢料、焚化爐強多了。幸運的話,幾年後,還可以在那些號稱高科技的公司上班,若按照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模式,每年配個幾十張股價百元以上的股票,開著雙B上下班,多美的夢啊!

可是台灣究竟要多少科學園區,上自總統,下自老百姓,誰也沒深思過。最好是,每個縣市都蓋一個。你說隔壁縣市有就好…那可不行!君不見搞個南科一夢之後,隔壁的高雄縣長及地方政治人物還是硬要將路竹工業區改成路竹科學園區!

如果照這種模式發展下去,我敢保證,沒多久,又有個桃園科學園區、嘉義科學園區、宜蘭科學園區、花蓮科學園區…..終於,全台灣共蓋了10多個科學園區。到時,澎湖也會來湊一腳,要求蓋個『澎湖博弈科學工業園區』--一切稅務優惠比照科學園區設置條款。

如果這樣,一般傳統的工業區該何去何從?我想,到時候也許可以改為『新手駕車練習區』,反正大部分的傳統產業都往中國去了,剩下的都遷往科學園區,這些工業區應該都是空空蕩蕩,練習開車算滿安全的。

誰叫台灣選舉那麼多!誰叫台灣的老百姓身上留著和當初渡海來台、習慣劃地為王的祖先們有相同的血!誰叫這片土地的人們只看得見未來的四年,卻從沒人去思考我們要將子孫們帶往何方!

什麼是科學園區?說穿了就是被核准社在園區圍牆內的廠商—管你是阿狗阿貓--可享有二件事情—(1)租稅優惠;(2)行政單一窗口。也就是說,進了科學園區的廠商(像台積電、聯電)就有權拿全體納稅人繳稅蓋\的園區(不用買土地,因為政府提供低廉的土地租金),享受比園區外的廠商更好的租稅優惠。而行政單一窗口那就更好笑了,那是因為園區外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效率不彰,才需要用園區內行政單一窗口來吸引廠商。

如果有一天,我們中央和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務與新竹科學園區一樣好;租稅優惠不依圍牆為標準,而依需要扶植的產業需要(你有沒有想過台積電長期享有租稅優惠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好像,我們就不需要什麼科學園區了。

蓋個科學園區是硬體建設的思維,真正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廠商需要的卻是軟體的服務。可悲的是,台灣的政治人物永遠都停留在硬體的思維,就好像,要在北中南各蓋一個國際機場(當地民情反應嘛);就好像,選舉時幾乎所有候選人提出的政績都是蓋了幾條馬路。

別鬧了!請不要再提出第四、第五科學園區的計劃了,社會的精英們,請別再用最懶惰的方式騙取選票--請好好傾聽這片土地的聲音,請好好思索這片土地及人們的未來!

陳年記事--別立志當個工程師

本文寫於2003/7/28--那時候新竹科學園區的高配股成了大家嚮往的對象


曾幾何時,工程師成了財富的代名詞,大概是從那些科技公司高配股政策,再加上媒體的宣染,給社會大眾的印象開始吧!
當然,我談的是所謂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尤其是在科學園區,以廠為家,一天工作超過16小時的那些人。至於那些在傳統產業的工程師,喔,對不起,時代已經忘了你們,不在我們所謂的工程師之列。別怨恨社會把你們遺忘,你們沒有工作16小時,手中也沒有一大堆市值一百元以上的股票,對於媒體而言,你們是毫無新聞價值的。勞苦功高…,那是維士比想賺你們的錢所想出來的行銷名詞….啊….福氣啦!

你對媒體所謂的工程師印象是什麼?也許我們可以從週遭的人口中探出一點端倪:

隔壁的王媽媽笑嘻嘻地說:
『我大兒子清大資工研究所畢業,現在在台機電當工程師,公司給他的股票已經累積近百張了;二兒子今年會從台大電機研究所畢業,聯發科給他10張股票請他去上班,現在每張市值都300多元了…什麼?好久沒看到他們?老大已經半年沒回家過了,這回兒也不知道在美國還是中國大陸…』

喔!工程師就是高學歷,出身名校,一畢業就身價不凡,而且,是媽媽的驕傲,但是…很少有時間回家看父母。

某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要人替他介紹男朋友,條件是,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她說出她的理由:
『我有一個朋友嫁給工程師,年薪加股票每年收入好幾百萬,可是她老公的工作時間非常長,回到家還是繼續工作,雖然生活亂無情趣的,可是為了補償她老婆,從不管我朋友怎麼花錢,這倒滿符合我要的生活』

喔!工程師就是很會賺錢,但是沒有時間陪家人,所以會以金錢來彌補她內心的愧疚。


某工程師的妹妹則是非常不屑與工程師交往,她說:
『錢多又怎樣?除了工作,他們還是工作,我之前就有一個當工程師的男友,永遠只會送花,好不容易有時間約會,每次都是法國餐廳,笑話永遠都和電腦有關,超無趣、亂悶的』

喔!工程師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好的情人,悶悶的,可能所有的創意都獻給公司了,所以對於浪漫這檔事…對不起,他們缺乏這個基因!

問問公司的Sales吧:
『其實我很佩服他們,可以在電腦前坐上一整天,如果你不主動和他們說話,他們可能一天都不開口。我就觀察了這些人很久,發現就算坐在他們附近的人,如果彼此的工作沒什麼關係,一年下來,他們也只是點頭之交,每天最多只是「早」、「Bye bye!」兩句話』

喔!工程師就是不大懂得怎麼與人相處,不能說他們的人際關係不好,而應該說,要他們和不熟的人聊天,對他們來說是有很高的心理障礙。

那工程師的老婆怎麼說呢?中國信託銀行向員工致敬的廣告不是說的一清二處了嗎?!老婆們永遠不懂,他們的老公怎麼會連工作時間也要和人比較,一定要等家庭出了事,他們才會放向手中的工作回頭關心家裡?(對於這個廣告,其實我也不是很懂,這家公司到底是在炫耀還是在懺悔?)

喔!工程師就是只會處理工作上的危機,對於生活上的危機,對不起,他們不在行。


不公平,都是週遭的人的刻版印象!我們還是要聽聽工程師怎麼說:『我其實是樂在工作,不過上個月我們那個每天工作到凌晨的36歲經理突然中風,我突然有點擔心,因為最近也常感到疲憊。但是看到那些剛從學校畢業的小夥子那種拼勁,我非常擔心我在公司的地位不保。我一定要努力工作15年,存了一大筆錢後45歲退休,我現在才工作5年,還有10年要打拼。什麼?怕不怕和經理一樣,我想應該不會,因為自從經理中風之後,我現在一定10點前就收工回家…』

喔!工程師努力工作並不完全是為了錢,大都有興趣在支撐,不過,可能是長時間工作的關係,看來身體都不會太好。其實他們也會知道疲憊,所以才會訂下一個被媒體歌頌的『用力工作15年』的職場生涯規劃。


如果你是一個又會玩,又會生活,又有一大群工作以外的朋友,而且又是被老闆賞賜的工程師,我向你致敬,你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你不是,千萬別立志當個成功的工程師--雖然應該努力工作,卻也應該懂得生活,尤其千萬別讓自己成為『過勞死』的代表,因為幾百張股票也喚不回健康及美滿的家庭。

給工程師的建議是,多花點時間陪陪家人,別讓孩子長大後才去後悔沒有參與他們的成長;多多關心週遭的人、事、物,你會發現生活可以這麼有趣!

希望下次有人會對你說,『你看起來不大像工程師』,這才是真正對你工作及生活方面雙重的肯定。

我的未來10年

在今年長達9天的春節假期中,在整理書架上的書時,看著那已是滿是灰塵的人文、歷史書籍,我想起了年輕時不敢碰觸的夢想。
在人生的選擇上,我一向是風險的趨避者,對於那些俗事所稱『會餓死的理想』一向沒有勇氣往前走。
如今,經濟與生活都已穩定的現在,也許,我該開始開發另一個不一樣的10年。

2007/3/1,我接受了林教授的建議,強迫自己每日紀錄一些想法,所以我開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