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

陳年記事--「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

本文記於2003/12/17

廖小姐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讓老二在小學三年級時就跟著哥哥參加英檢考試,一開始並沒有初級,小三的孩子就參加中級考試,孩子當然不可能通過。另外,李媽媽看女兒學英文好像學得很輕鬆,在全民英檢推出後她就讓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去考試,前後總共考三次後在六下時過關。兩個案例中的孩子在應考時都奇怪地問到:「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
---2003.12.17,中國時報,林照真


報載,昨日有逾百位四、五歲的幼稚園小朋友參加全民英檢,今天中國時報用了一整個版面自省:『英檢證書,讓父母急了,孩子慘了!』,但不知有多少台灣的父母會因此而自省?

最怕的是,多數的父母只記得本文最前面描述的案例:『宜蘭一對年輕夫妻一早就搭火車來到台北參加考試,他們準備要應考的孩子只有五歲。媽媽說:「我們以前英文就是不好,別人的孩子都會了,我們的孩子不會怎麼辦?」』

所以說嘛,台灣的教改當然不會成功,所有代表『主流民意』的教改專家規劃的方向都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更有競爭力?』,或者是『如何讓入學制度更公平?』,這樣的教改理念會成功才有鬼!

所謂『主流民意』,也就是這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不管對錯,都是主流,所以我說,教改永遠都不會有成功的一天,因為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一種制度可以讓全天下所有的孩子們未來都成為最頂層的精英—別忘了社會的階層永遠都只會是金字塔形狀,財富的分配也永遠只會是倒金字塔,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只會如此!

曾有一個朋友憂心地對我說,他覺得未來的社會像天下雜誌所說的是『雙峰的社會』—只存在貧與富二個族群,所以他想讓孩子在小學畢業後立即送往國外唸書,以培養他的未來競爭力。未來會是雙峰嗎?這樣大膽的預測我持保留態度,但我非常肯定的是,我的朋友準備要做的是,『犧牲孩子現在應有的快樂及溫暖,去為一個未知的未來做準備』。

英文對未來重要嗎?我腦海想起『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作者回答台灣的記者詢問類似問題的回答:『你覺得紐約的乞丐會比台灣任何一個人的英文能力差嗎?』

對某些行業而言,英文能力當然很重要,但一個人能否在事業上成功的關鍵因素絕對不會是英文,而取決於專業能力及對工作的態度。但,對不起,親愛的父母們,這二件事無法從小培養,可是你們可以給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及品德,而這對於孩子未來人生的發展會有絕對影響的。

認真反省,會發現我們社會價值的主流是『功利』。逼迫孩子去犧牲童年及青春以換取一流學府的真正目的,當然是想讓孩子畢業後可以成就一翻事業,所以骨子裡不是功利是什麼?!因為功利,所以我們斤斤計較考試的每一分,也斤斤計較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更強!

如果,多數台灣父母在乎的是……
「我的孩子會不會有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
「我的孩子會不會真心關懷週遭的人、事、物?」
「我的孩子未來能不能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我的孩子有沒有一個足夠的智慧及判斷力去面對未來人生會面臨的各種挑戰?」

而不是,只是單純地從「競爭力」的觀點去教育小孩,那麼,我們也就不會聽到孩子疑惑地問我們,「媽媽,怎麼桌子那麼高,我那麼矮…」這種必須含淚去面對的問題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