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原來,親子間的互動網站才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架設一個適合小朋友的網站是我這一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情,只是因為太忙,進度一直很慢。

最近有了雛型,聽了朋友的建議,將這個網站分享給家裏有小朋友的大小朋友們!

http://www.123hi.org/kids








其實只是利用我熟悉的moodle教學平台提供優質網站的連結,並適當地歸類而已。

只是最近不自主地加入了一些在我記憶中熟悉的東西,例如:
線上音樂: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13,包含西洋歌曲和民歌。
60-80年代的兒歌和卡通主題曲: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8,科學小飛俠是一定有的啦!
線上遊戲區都出現了小精靈:http://www.123hi.org/kids/course/view.php?id=3

當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看到自己童年的回憶,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加入了亮晶晶學習樂園的網站中收藏。

回頭看自己架設的網站,我不只在架設一個乾淨的園地給小朋友玩(其實我家小朋友玩電腦的時間被嚴格限制著),我也在收藏我這個年紀的父母的童年回憶。

原來,親子間的互動網站才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



我喜歡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http://www.319kidsmile.org/網站所說的:
『不是否定政治人物的貢獻,而是如何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讓人民的能量與精力,轉移至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讓熱情的人民使台灣更多元化、更豐富、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美好生活。』
政治人物喜歡用造勢活動來激起人民對投票的參與,但是,台灣民主走到這個階段,也許讓專業接棒,讓人民將能量轉到其他地方,這才是對台灣社會最好的走向。
觀察歐美,人民對政治活動的冷漠才是民主的常態。如果哪一天政治人物怎麼也炒不熱選舉的場子,怎麼也炒不熱非關公共事務的議題,而人民也不會關心誰要參加立委選舉,到那個時候,台灣的社會才算是真正到了健康的階段吧!

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

請支持『紙風車為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請支持『紙風車為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官網:http://www.319kidsmile.org/


以下摘錄自http://www.319kidsmile.org/introduction.asp
==========================================
吳念真、柯一正、林錦昌、李永豐等等,這些「老」文藝青年,忙碌工作中,常聚會聊對方、聊心情,聊國家大事。

一次又一次,愈來愈覺得不能再隨著政治與政論節目,過著心情起伏的生活;政治也不應該走向今天如此的「泛政治」。所有人民的熱情分成兩邊對罵,而忽略身邊或者台灣所有的一切。

每個時代都總要有人試著用不同的行動來改變社會,不好的現狀、改變政治方向,不是為了權位,而是為了人民的生活及清晰的願景。

不是否定政治人物的貢獻,而是如何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讓人民的能量與精力,轉移至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讓熱情的人民使台灣更多元化、更豐富、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美好生活。

於是我們分頭跟不同的朋友聊著同樣的想法,上至吳靜吉博士,這位「老老」文藝青年,擴展至各領域的朋友、老朋友、長輩、同事,大家想法趨近共同,隨著時間,清談就化為行動。
.......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譁眾取寵的M型社會



受夠了媒體一天到晚在喊『M型社會』已經來臨,本來想花點時間證明M型社會是胡說八道!


在網路上看到這一篇部落格文章:http://valerienliu.spaces.live.com/Blog/cns!6C9185B48E3544A4!436.entry,作者用寫論文的精神證實了M型社會的說法是有很大的問題。我忍不住要為這位仁兄鼓鼓掌。
社會多數的財富會集中在少數3%人的手中,歷史上每個年代也都會有社會生存的弱勢族群,別用個案告訴我M型社會已經來臨。
我的觀察告訴我,一切問題出在『價值觀』。社會主流價值觀強調小朋友的競爭力(現在及未來),所以喊出『M型社會』可以符合了多數人潛在對未來焦慮。這種焦慮其實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不要再用『未來的競爭力』去看待每一個小朋友,每一件事情!
最好是以後社會上只有『很有錢的有錢人』和『很貧窮的窮人』二種人。如果所有的中產階級都認為要能買得起信義區的房子才不是窮人,如果價值觀認為從事上班族一個月3萬多,生活快樂的年輕朋友也是窮人,如果社會認為家裏一定要像郭台銘一樣才不是窮人,那我可以告訴你,這個『均貧』的社會已經來臨了,因為世界的財富用遠都掌握在少數3%的有錢人手中--這個資本社會的常態以後應該也不會改變。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告訴你一個在企業內必須往上爬的理由...

在整理資料時發現這張失傳已久的企業組織圖。

別抱怨,這是企業現實。身為員工所能做的,就是趕緊往上爬。不過,你也要想想,往上爬之後變成你是另一層的烏鴉,只是頭上糞便少了些,變成你拉屎在別人頭上。

最近整理了更多過去珍藏的文章和圖片,分享給大家--尤其是MIS領域的人
http://www.123hi.org/learn/course/view.php?id=19

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豬不高興!


這是莫非定律(Murphy's Law)第一條。
有些朋友會因為教不會、溝通不良而用這句話來自嘲,但其實我比較不這麼看。
在教學上,這句話是提醒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在職場上,這句話是提醒在溝通時,必須要用對方聽的懂的方法或語言去溝通。
豬本來就不會唱歌,所以錯不在豬,而是試圖要教豬唱歌的那個蠢蛋!
所以,下次別再用這句話自嘲,那只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問題,而非對方的問題。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文資法,原來服務於政治...




電視上政治人物吵著對方違反文資法,上網去看了一下文資法詳細的內容:
突然覺得,文化資產的定義是政治的,不管藍綠。
遠的不說,嘉義郡役所、樂生療養院、中正紀念堂,文化資
產的觀念在政治人物是立場、在一般老百姓是霧裡看花,但事不關己。
我不想批判什麼,因為我也不是專家。不過,文化資產觀念的建立及社會的共識,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關雲長單刀赴會--英雄偶而也該裝死

看著電視劇三國演義『關雲長單刀赴會』那集,看到關雲長在危急時突然假裝酒醉,實則挾持魯肅擺脫危機,突然覺得,該裝死的時候,就算英雄也該裝死。

對照於當年對曹操一夫當關的「千里走單騎」,我更欣賞單刀赴會的關雲長。

氣魄,要運用在可為的時機,這時的關雲長充滿了智慧。

龍崗閒話針對三國演義的這段故事評論的真好:
https://www.ylib.com/sango/luoka/luoka030807.asp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專業=技術能力+信賴,而信賴等於...

去理頭髮時,突然有一些困惑...


為甚麼我可以忍受一個人拿著刀在在我的頭上刮來刮去?
為甚麼我會相信醫生開給我的藥真的可以病除,而非命除?
只是因為他是合格的理髮師嗎? 只是因為他擁有一張醫師執照嗎?

那麼,專業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我正在思考愛因斯坦說的--『專家指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專家就是專業嗎?
如果是,
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政治專家,立法院不是一樣一天到晚吵翻天?
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財經專家,經濟及產業不是一樣不見好轉?

所以,沒有人文素養,沒有悲天憫人的胸襟,專家就不是專業! 應該可以這麼說吧?!

所以依此邏輯推演,『技術能力+信賴』才是『專業』,就像,沒有信賴我們不敢去理髮,沒有信賴我們也不敢吃醫生開的藥--誰知道那個擁有技術能力的人會不會在背後裡要了我的命?

而信賴呢?信賴是消費者相信你會解決他的問題,所以他們把自己的未來交付到你的手中。一旦這個信賴關係瓦解,你就不再擁有專業,因為你擁有的技術能力解決不了別人的問題。
解決不了消費者問題的能力就不是專業。

結論是,專業=技術能力+信賴信賴=服務的熱忱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好的企業不會只給消費者夢想,而是盡力實現他們的願望,這樣才有資格自稱『專業』!

我好像對服務業的長久生存之道有一點點懂了..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大嘴鳥人物介紹

下圖片及介紹內容資料來源自網路上各地區散落的資料彙整,因為大家資料大同小異,所以原始作者不可考,我將內容稍做整理及修正。(有知道來源的請告知)


大嘴鳥







大嘴鳥個性開朗樂觀、十分單純,雖然因此經常遭到捉弄、被捲入莫名其妙的事件中,不過總能化險為夷。大嘴鳥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他的大嘴,千萬不要以為大嘴只能吃東西,還可以爬樹、切斷木頭,比鯊魚尖銳的牙齒還厲害哩!









眼鳥






大眼鳥是個幽默感十足又具行動力的傢伙,不愛動腦筋也不愛煩惱,原本他對大嘴鳥有點敵意,在大嘴鳥救了他一命之後,兩人盡釋前嫌、化敵為友。現在和叔父梅可樂住在一起。








聰明鳥





聰明鳥非常喜愛閱讀,懂得許多知識,不過偶爾會冒出十分辛辣的言詞,讓大家嚇一跳。聰明鳥有個超級大弱點,只要一遇到危機,就會忍不住放聲大哭。







小紅莓





小紅莓心地很善良,聰明體貼,把大嘴鳥當成弟弟般的照顧。目前她與經營麵包店的姐姐小蜜桃住在一起。









小蜜桃





小蜜桃在天使島上經營麵包店,美麗溫柔,是島上的夢中情人。有點冒冒失失是她的小缺點。









蘋果奶奶





聰明鳥的奶奶,經常可以看到她在天使島上悠閒地散步,喜歡談論有關於食物的話題,三不五時還會講出一番意義深遠的道理教導大家。












八卦嬸






如其名,八卦嬸簡直就是一個活動式的八卦情報站,只要她所知道的任何消息,不管是大事小事、大秘密小秘密,很快就會傳遍天使島。她最大的興趣就是在天使島各處徘徊,蒐集各式的情報及八卦。






嘻巴嘻巴






他總是躲在黑暗裡,神秘兮兮,傳說只要在黑暗中落單時就會遇上他,使得天使島的居民都非常害怕。雖然他的恐怖傳說傳遍全島,卻沒有人真正遇害過。



芋頭爺爺



芋頭爺爺是一位心地善良、慈祥和藹的長者,和蘋果奶奶非常要好,雖然兩個人說話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讓人聽了一頭霧水,不過卻非常處得來。另外,芋頭爺爺對天使島上的一切非常了解。











團團轉刑警






天使島上的警察,每天為了維持天使島上的和平而努力不懈。據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抓到傳說中的怪盜蒙奇。









怪盜蒙奇

他專門打劫惡人的財寶,是大嘴鳥他們響往的偶像



富商吉羅利

玩具廠的老闆,一跟太太一樣害怕地震


吉羅利太太

吉羅利的太太,非常縱容兒子飛機鳥,奢侈浪費是她的嗜好.


飛機鳥

吉羅利的兒子,很驕傲,一直愛慕小蜜桃!


梅可樂叔叔

詩人,每天過的很悠閒,是大眼鳥的養父

羅肯與迪曼頓

二個政客,一天到晚都在為競選忙碌,並不擇手段

大嘴鳥的前世今生





以下資訊整理自網路,因為大家抄來抄去,所以原作者也不明。


大嘴鳥的誕生
大嘴鳥的卡通是參考森永大嘴鳥的樣子量身訂做!森永製菓的大嘴鳥於西元1967年誕生,而卡通大嘴鳥則於1999年7月問世。


大嘴鳥演進史:
日本森永大嘴鳥產品及故事:http://www.morinaga.co.jp/member_kyoro/members/datahall/

大嘴鳥的官方網站:http://www.sonymusic.co.jp/Animation/kyoro/
不過這隻賺了超過20億日圓、相關產品已過百種的大嘴鳥過去的歷經十分坎坷,出世時公司嫌他樣子醜,到26歲才有個正名、32歲才有自己的故事……曲折了良久簡直賺人熱淚!


初誕生劣評如潮
大嘴鳥是一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糖,1967年他一出世的時候,原創公司-『日本森永製菓』工作人員,對他可說是劣評如潮,嫌他雙眼太大,又嫌他樣子難看,誰知小朋友們卻覺得他非常可愛,以其作吉祥物的巧克力更是熱賣。
然而後來,大嘴鳥巧克力糖果及商品,已經為“森永製菓(日本)”賺了20億日元。不過雖然他如此會賺錢,但都要等到26歲時,“森永”才肯將公司人員對他的暱稱“KyoroChan”定為正名。


故事大綱:



胖身材、圓眼睛、大嘴巴!可愛的大嘴鳥終於來囉!天使島上住著一群可愛的小鳥們,天天過著自由自在、開開心心的生活…「天使島」就像一個小小的國家一樣,島民們都有各自的工作,有人當警察、有人開麵包店、有人經營玩具工廠,自給自足,生活平靜安定。不過平靜歸平靜,趣事也不少,大嘴鳥與他的朋友們天天都會發生新鮮事哦!



咦?大嘴鳥原本不是天使島的居民耶,怎麼會來到天使島呢?這得先提到愛冒險的萬事通博士了!萬事通博士非常熱愛冒險,在一次旅行途中經過南方小島「天使島」,無巧不巧得到一顆來歷不明的蛋,蛋裡還孵出一隻長相特別的大嘴鳥!萬事通博士把大嘴鳥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長大之後的大嘴鳥也喜歡跟著萬事通博士四處冒險,沒想到卻因旅途中的一場暴風雨而與萬事通博士失散了,也因為這場暴風雨,大嘴鳥漂流到自己的出生地「天使島」,認識了新朋友,還在天使島上展開新奇有趣的新生活。

大嘴鳥卡通故事的開始...第1集:

萬事通博士在做考古研究時,無意間發現從鳥蛋裡誕生出來的嘴巴很大的鳥"大嘴鳥",幾年過後萬事通博士想帶著大嘴鳥回到他的故鄉天使島,沒想到卻遇到暴風雨兩人失散了,大嘴鳥好不容易一個人到了天使島,遇到了他的第一個好朋友大眼鳥…

卡通大嘴鳥-我的蒐集

我酷愛大嘴鳥卡通,甚至常常將它當作教學上討論的教材。
大嘴鳥的人物非常接近我們真實的社會。他有政客、有八卦、有善良的老百姓、有富商、有不是很壞的壞人、有偶而會出軌的好人,每個角色,每件發生的事情都讓我那麼似曾相識...
但是,我酷愛的主要原因是,他有我們真實社會所缺少的東西--純真的大嘴鳥和正義的怪盜蒙奇。
現實社會太複雜,有時候到虛擬世界的理想國中沈澱心情,其實也不是壞事。

一個很棒的卡通,值得慢慢品味!


P.S.因為網路上大嘴鳥的故事正在消失中(越來越難找了),所以我開始整理--給我自己。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愛因斯坦說: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報載(如後)哈佛大學對通識課程進行大改革,我突然想起大學時通識課程歷史學程的林教授研究室門口貼的--『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缺乏人文素養,專家的視野只有一條線。

幾十年來,我們社會真的培養了非常多的技術專家,不過,我們真的因為這些專家而更美好了嗎?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發展經濟就會忽略環境和人的關係;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建設就會不加思考直接先破壞舊的東西再來建設;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就會短視,社會主流價值觀就會變了樣。

哈佛用了3年辯論,那我們的大學教育呢?

=======================

破除偏重學術印象 哈佛通識課大改革
自由時報2007/5/1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美國哈佛大學十五日正式通過採納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通識課程改革,將著重敏感性的宗教、文化及科學問題,期能克服學生狹隘觀念,打破外界認為哈佛課程過於偏重學術的刻板印象。

近年被批與現實脫節
哈佛大學設立於一六三六年,已有將近三百七十年歷史,是美國最古老的一所大學。該校的通識教育向來為人稱道,學生可以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文理之間、專業之間互相溝通,兩年後再挑選主修專業。但近年來,不少校內教職員以至教育界人士,都批評哈佛的課程跟不上潮流,與現實脫節,只集中研究狹窄的學術問題。

新生須修八領域課程
這次課程改革大綱是經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於今年二月八日提出,十五日正式通過,要求每一位入學的哈佛新生必須修習八大領域的通識課程,包括道德推理、批判性思考技巧、數學推理、生命科學、物理宇宙科學、世界國家社會、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國等。
哈佛大學表示,新課程目標在於「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瞭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
文理學院院長皮爾比姆就表示,新課程對於學生眼中的世界及他們現實生活所需及所接觸的層面,都是一大挑戰。

助了解其他國家文化
其中一門新課程為「世界國家社會」,旨在幫助學生跳脫美國狹隘觀念的窠臼,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價值、習俗及體制。「文化信仰」課程則是涵蓋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及跨文化等面向,介紹不同的思想、藝術及信仰。
歷經將近四世紀的發展,哈佛大學已站穩全球高等教育的龍頭地位,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通識課程的發展,莫不是所有大學想要學習的對象,這次哈佛改革通識課程為三十年來之最,因而備受各界矚目。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網路小故事--採訪上帝

上帝問道:“你想採訪我嗎?”

我說:“我很想採訪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

上帝笑道:“我的時間是永恆的。你有什麼問題嗎?”

“你感到人類最奇怪的是什麼?”

上帝答道:”他們厭倦童年生活,急於長大,而後又渴望返老還童。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然後又犧牲金錢來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充分憂慮,但卻忘記現在;於是,他們既不生活於現在之中,又不生活於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不會死去,但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未活過…”

上帝握住我的手,我們沉默了片刻。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陳年記事--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些什麼?

本文記於2002年2月18日
===================


最近,電視上有一個銀行的廣告,此廣告描述了該公司電腦系統剛上線時非常不穩定,導致資訊人員必須不眠不休地工作,甚至影響到了家庭生活--小孩的生日無法參加;回家時家人已睡覺,出門時小孩尚在睡夢中;家裡有急事時卻無法拋開手中的工作……。看著電視,不禁難過了起來,過去在電腦公司的日子一幕幕從腦海中飄過…..
我比其他工程師幸運的是,這樣的生活,僅止於結婚前,結婚之後的工作,不再以coding為主,雖然目前的工作偶爾也需要加班,也曾因系統癱瘓而整夜在公司忙到清晨五點,但終究不是常態,還不至於像電視廣告中的工程師有好幾個月過這樣的日子,或者過去我在電腦公司每接一個新的專案就必須過這樣的生活。
說起來,這是資訊從業人員的悲哀,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我們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處—工作時間長、某些時間點(如新系統剛導入時)的壓力大、為了不被淘汰需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與技術…等等,若非興趣的支撐,其實很難在這個領域繼續下去。
但是,我們有必要讓工作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嗎?年輕時,我對這樣的生活沒有太多想法與異議,但有了小孩之後,我漸漸開始體會,人生,其實不應該只有工作的。如果我們的生活,少了親情的依慰、少了友情的滋潤,少了對生活的關懷,那麼,這樣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所以,我開始學會改變我的工作步調,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
也許有人認為,不努力工作,哪來更好的明天?這個問題需問自己這一生想要追求什麼,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想起了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則小故事: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划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
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
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 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甚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滿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在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 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
墨西哥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陳年記事--令狐沖與好小子林峰

本文寫於2003年在台北的某個無聊的午後
==================================

令狐沖與林峰,二個完全不搭嘎的虛擬角色。一個是金庸筆下的大俠;一個是日本漫畫的代表人物。

對我而言,這二個角色,這二個故事,我一直情有獨衷。

好小子是第一本讓我沉迷的故事書,令狐沖則是引領我進入金庸武俠小說的重要角色。

還記當年我開始工作以後,領的第一份薪水,心中最想擁有的,是全套的金庸系列、完整的好小子漫畫以及一棵耶誕樹,由此可知令狐沖和林峰在我心中的份量。

為什麼?因為我一直記得,當年我還是孩童時,沉溺於好小子的劍擊遊戲的虛擬世界裡,時間彷彿與我無關,猛然抬起頭,才發現又過了一下午的那種感覺。那年,我9歲。

我也一直記得,當年我在校園的最後一個夏天,當同學都已畢業,因為暑修,我一個人在宿舍裡,心情隨著令狐沖的際遇或悲、或喜,是笑傲江湖的情境使我那段時間不致那麼孤單與苦悶。

多年來,令狐沖與林峰一直陪伴著我,因為每次只要再翻開這二本書,孩童的記憶、暑修孤單的歲月,又會在腦海中油然而生。彷彿,我又聽到那年午後的禪聲….

令狐沖,長期以來我對金庸安排的結局大致是滿意的,因為他和盈盈終於放下武林的恩恩怨怨,退隱江湖而長相廝守—這也符合一般讀者希望的結局。

但對於好小子,我一直是對他的結局有點失落,因為我總覺得,林峰應該繼續奔馳在劍擊場上,作者應該讓他在劍擊場上有更偉大的成就才是,可是千葉徹彌卻安排林峰前往海上探險,從此的生活和他過去在劍擊場上的表現完全無關。

經過了幾年的生活歷練,最近再翻好小子,好像有點懂千葉徹彌的苦心與安排這種結局的無奈。因為,日本劍道原於禮,對於人的行為及使用劍擊有明確的規範,林峰因際遇成為比賽的高手,但終究他的世界是無法遵循這個由『禮』及『道德』規範的舞台。順著他的個性,海上尋寶的探險似乎更符合他的發展。

千葉徹彌果然是大師,他沒讓我們看到譁眾取寵的結局—例如,林峰長大後成了警官,並拿下劍道的最高榮譽,這樣的安排雖然符合觀眾的期待,但與主角的個性發展完全不符。

因為對好小子有了這樣新的體認,再看令狐沖,我不禁開始懷疑,若在真實的世界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拘世俗、講求義氣的令狐沖,真的可以和任盈盈隱居山林嗎?這樣的結局符合他個性的發展嗎?他會快樂嗎?

一相比較,笑傲江湖的結局活像童話中『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一般。

漫畫終究是漫畫,武俠小說終究是小說,別太認真,這只是我2003年某一個星期日無聊的午後的無聊心情。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什麼是科技及高科技?

沉思之間,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什麼是『科技』?什麼又是『高科技』?
拿了小朋友的字典查了一下:『科學技術,如尖端科技、生物科技』。
上教育部的網站查,獲得了一模一樣的答案。
可是我卻越來越困惑了,『科學技術』又是什麼?我們生活上除了靈媒、乩童以外,哪一個東西和科學沒關係?

隨手將書架上的『High Tech、High Touch』(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拿下來,關於科技和高科技,有以下的定義:
什麼是科技?
1967年出版的Random House Dictionary中,科技的定義是『一樣東西、一件物體,物質的、實體的,與人類截然分隔的』
到了1987年該書全面更新,科技的一詞嘉進了它『與生活、社會及環境的交互關係』。科技不在存在於虛空之中。
什麼是高科技?
1998年Tech Encyclopedia online給高科技所下的定義,把科技的力量擴大到包含其造成的後果。從一件東西到交互關係到後果。我們現在知道力量強大的忌諱造成影響深遠的後果。科技包含了好和壞的後果,他不適中性的。
所以,什麼是高科技?在作者舉的例子中,從太空旅行、網路、電腦、電視到檔案夾,甚至蘋果都是。最後的說明最值得玩味--『未來進展,發明創造,進步,控制』。

這樣看起來...
科技本身是冰冷的:對人會有控制性(會上癮,像網路、像遊戲機),他的好與壞比重有可能是一樣的!
科技是變動的:就像4000年前埃及的織布機在當時是高科技,現在變成低科技,或者,大家已經直覺地不認為他是科技。
世界的『產業發展史』你也可以叫它『科技發展史』,因為產業製造的東西就是在物質化當時最流行的『科技』。
而高科技,根本是散落在各個產業領域中,從資訊產品、辦公室文件、到我們吃的健康食品,好像統統是高科技。也許,叫做『高附加價值產業』比叫『科技產業』來的恰當--因為幾乎所有物質化的產業統統可以是科技產業。如果你的品質好單價高,還可以叫『高科技產品』,就像台灣的捷安特腳踏車(巨大實業)。

所以,科技,沒那麼偉大,因為我們生活的所有相關東西幾乎都可以叫『科技產品』。但別太沉迷高科技產品,它顯然會迷惑人性,好的和壞的都同時產生--就像沈迷網路造成的一些問題一樣。
看來,人性很容易對流行的高科技產品沈迷--而且沈迷越深,科技的負面效益就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