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科技與人生

為甚麼要整理『科技上癮區』的現代六大症狀?尤其我是研究電腦網路,平常就是靠這些技能混口飯吃的!

我必須說,因為前一段時間再次翻起『High Tech. High Touch』,我竟然對社會的發展悲觀了起來。
我只希望,有多一點人看到我的整理,對被科技宰制的生活有了省思。
有了省思,科技對我們的生活才會朝向正面的發展--讓人與人的情感更緊密,而非更疏遠!
你可以想一下...
網路可以取代青山綠水嗎?
電腦遊戲真的會讓小孩子更聰明嗎?
你有沒有被科技制約,開始有孤單的感覺嗎?
每天用skype和父母見面,你真的覺得這樣就夠了嗎?
科技,真的可以取代現實一切東西嗎?
有一個廠商說--『科技,始終於人性』,我們在科技產品的應用真的是這樣子嗎?
喔!我沒就你思考,因為我是寫給自己看的--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人生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高科技上癮症狀六(完結篇):我們的生活疏離冷淡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六:我們的生活疏離冷淡

在辦公室使用電子郵件可以聯絡員工,但很多人連與隔壁同事聯絡都用電子郵件,然後抱怨說郵件量太大; 在海灘上如有行動電話或隨身聽,擇海濤聲便不能入耳;渡假時有筆記型電腦隨身可以與工作保持聯繫,但你就不能安心渡假; 用電腦與銀行往來,你永遠不需要與行員對話; 利用網路購物,你也永遠不必與銷售員講話。
科技真的會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自我。科技會造成實際與晴趕上的距離,把人抽離自己的生活。科技給我們的回饋難道就是孤獨?

有人把電視比喻為現代『圍爐閒話』的家庭中心是太樂觀了,實情是,父母子女其實分散在屋中各房間,看各自喜愛的節目,或聽自己的音樂,或自己上網。

今天許多人是同屋簷下,卻獨自過生活....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高科技上癮症狀五:把科技當玩具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五:把科技當玩具

現代人想要放輕鬆,常常就會想在電視牆邊打盹。在這個消費科技主宰的文化裡,休閒不請自來,而我們被動地接受。
我們玩各種電子遊戲,彷彿沒別的是好做。在科技上癮區,我們以為看電視是休息。

的確如作者所說的,我們已經把科技當玩具玩。

本書為此現象說出他的觀點,也許值得我們省思:
『靜而後能思,思而後能慮,聽而後通人情。不能靜,便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已習慣於噪音,久而不聞其聲。在這個嗶嗶聲、鈴鈴聲以及閃光不斷的世界上,難怪七千七百萬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全在尋找意義…』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高科技上癮症狀四: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四: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作者以1998年好萊塢夢工廠所出的『晶兵總動員(Small Soldiers)』為例,說明了現在卡通將暴力視為正常的現象。
『我們不稱之為暴力,我們稱之為動作。小孩子喜歡動作片,會賣座』電影內的對白清楚的說明了好萊塢電影界的心態。
『晶兵』的場景不是『動作不斷』,而是『暴力不斷』,而暴力也充斥在隨電影和電視節目附帶促銷的商品中,這些電影、電視無論如何分級,都是以兒童為推銷對象。
美國漢堡王曾經贈送這些電影的暴力玩偶商品,但他們後來遇到了一個道義問題。在俄勒岡州春田鎮,一個15歲叫Kip Killigan的男孩(Keep Kill-again-繼續殺-的諧音,與『晶兵』人物的名字一樣),在電影上映前二個月殺了他的雙親,又到學校殺了二個同班同學,傷了24個。春田鎮漢堡王店將『繼續殺』玩偶自贈品中撤回,因為他的名字會讓顧客產生悲哀的回憶。但在同時,漢堡王與玩具反斗城仍繼續在全國販售整組玩偶,銷售量衝到暢銷玩具的前10名。

像春田鎮校園槍擊案這類悲劇,只是暫時彰顯美國漸漸習以為常的暴力。

想像我們台灣目前網路上的線上遊戲,你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註:不信你去統計一下,在流行Game中,動作(或叫暴力)的線上遊戲佔了9成)

當在虛擬世界視暴力為正常現象,要小心我們的下一代在現實世界也認為理所當然,無關緊要!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孩子的第一哩--令人感動的紙風車劇團

2007/6/17,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紙風車劇團到嘉義表演,我帶著小朋友去觀賞。
我只能說--感動!在滿滿的體育館裡,盡是小朋友的歡笑聲及讚嘆聲。
你看那標語:
『讓孩子都有戲看』
『孩子的第一哩』
他們在做著和普羅價值觀不同的事情,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聽聽在看表演的孩子們的笑聲!如果快樂是成長的必要因素,也許我們的社會和父母都該思考該給小朋友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除非,我們真的不認為快樂是成長的必要因素...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高科技上癮症狀三:不大能分辨真實與虛幻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三:不大能分辨真實與虛幻

現在,各種螢幕充塞我們的生活之中: 電影、電視、電腦、遊樂器....甚至心臟監視器都有螢幕,未來還不知又會發生什麼螢幕。
螢幕無所不在,指導我們、告知我們、娛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型塑我們。

我們一直告訴自己螢幕的東西是『虛擬』的,拒絕承認螢幕上的內容是真實的。但也因如此,於是我們不加思索,安心讓自己與孩子定期吞下驚人的暴力,而當孩子在學校裡像同學開槍時,大感震驚與不解。

但是,現在就連螢幕上的故事也越來越真實了--真實到赤裸裸:有一堆人把自己的生活貼在網路上,供大家消遣,內容從變性手術、生育過程、腦部外科手術無奇不有。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本書的這一個章節時,我久久不能自己。研究所自己唸的是電子商務,我一向只知道網路的善,從未去思考過對社會價值觀變遷的影響,此書的觀點讓我重新用新的角度去思考網際網路的發展--包括好的和壞的。

不幸的是,多年來許多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就是源於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但卻很少人去正視我們周遭因網路的發展正在悄悄改變的社會問題...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高科技上癮症狀二:恐懼科技、崇拜科技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二:恐懼科技、崇拜科技

科技會拯救人類還是毀滅人類?自人類創造發明以來便有此爭論
本書作者認為,二個極端的論點其實都是出於盲目的信仰或恐懼,把科技神話,才會視之為救世主或瘟神。
崇拜科技者以為讓全世界十億兒童每人都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世界才會和平; 有的人相信科技能治療社會的病態,所以對科技處方抱持及大信心。所以,他們以為每間教室都可以有可以上網的電腦,學生功課就會進步。

但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學家則警告,經常使用電腦會對孩童的大腦產生有害的改變,造成普遍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沮喪症候,經常使用電腦會對孩童的大腦是『馴腦』,其效果與軟體開發者所聲稱的大相逕庭。

對於電腦遊戲,教育心理學家甚至說,電腦遊戲會阻礙任何類型的反省、對未來的思考以及內心的自我對話。她們相信,我們正在製造一世代衝動任性和不知反省的青少年,他們長大後的行為將難受道德約束。

以上我整理了二個極端的觀點,書中作者將二者都歸為『高科技上癮症』--只是一個是恐懼科技、一個是崇拜科技。

如果你是教育者或有小孩的家長,你是那一種?(別把玩線上遊戲和小孩未來的競爭力劃上等號)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威廉波特與數學奧林匹克

這幾天新聞一直出現XX小學生、XX國中生獲得數學奧林匹克的前幾名的消息。
嗯!的確不容易,也許就像媒體說的--為國爭光、台灣的小學生數學優秀到其他國家都比不上!

不過我腦海卻一直想起『威廉波特』!

那年因為一群小朋友到『威廉波特』為國爭光,所以我們半夜都守在電視前為中華小將們加油!中華小將也不負眾望,一次又一次地拿到所謂的『世界少棒冠軍』!
但那群當年為國爭光的小將長大後呢?好像我們成棒從來也沒拿過真正的世界冠軍。一切榮耀,多年來我們還是一直寄託在每年參加『威廉波特』的小將身上。

現在當然不再有人半夜起來只為了看少棒(事實上電視也不轉播了)。而且後來我才搞清楚,當年我們半夜不睡覺加油的,原來只是美國類似夏令營的棒球活動!只是這件事誰也不戳破,留個美好的回憶給大家吧?!

我們還是要不吝嗇給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的小朋友啪啪手!但是,媒體朋友及大人們,千萬別把國家榮譽加注在他們身上吧!因為我一直想起那年參加『威廉波特』未能獲得冠軍的代表隊好像就是民族罪人般的可憐樣!

不過是個Game--無論是威廉波特或數學奧林匹克,別和榮譽拉上關係,那對小朋友壓力太大了,為了一個game而給了太大壓力,唯一的解釋是滿足大人和這個社會的虛榮心而已!

也許,該期待的是,給真正有數學天份的小朋友更好的養成,期待未來Make In Taiwan的太空梭發射昇空,而不只是數學奧林匹克的冠軍而已?!

可不可能?!當然可能!當大家已經遺忘『威廉波特』時,我們轉而變成為在棒球最高殿堂發光發紫的王建民的粉絲。

不過,別忘了,王建民可不是那年『威廉波特』的名將喔!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高科技上癮症狀一:從宗教到營養,我們都偏好速戰速決

高科技上癮症狀是1999年High Tech, High Touch(中譯:高科技,高思維)一書所提出的觀點。
最近我又翻開書架上的這本書,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一切似乎只有更嚴重,並沒有因為一本當初的流行書觀點而讓這個社會有什麼改變。

==============================

高科技上癮症狀一:從宗教到營養,我們都偏好速戰速決

本書作者觀察到大家開始用科技的東西來填充我們空虛的心靈,包含電視宗教節目、精油、命理、整型手術....等,當然有包含電腦和網路。

以前是與長輩長談,由長輩指導,現在是尋找速成方案解決周遭的各種大小事情。通俗文化以電視節目、自助書籍與報紙雜誌專欄的方式提供快速解決辦法...』

是這樣嗎?好像是的!
有甚麼不對嗎? 好像我們依賴了一些不可靠,卻忽略了一些可靠的東西。

在生活上,我們是否會很容易被科技的甜言語所誘惑?

除了科技,應該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吧?!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人民英文能力與國家競爭力

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全民英檢變成全民運動,好像小朋友個人英文能力不好以後就不具競爭力; 好像人民英文能力不好國家的產業發展也會不具競爭力。

我想起了日本,一般日本老百姓的英文能力常常成為各國嘲笑的對象,但奇怪的是,日本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想起1999年10月我在日本東京出差(那年我在資策會工作),因為晚上無聊,一個人在新宿的街頭閒晃,一個日本人嘰哩咕嚕的來跟我問路,我只好用英文告訴他我不是當地人。想不到出口不到兩句,那位日本人聽到我說英文,也不聽我說完就落荒而逃!

百姓普遍的英文能力真的和國家競爭力有關嗎?我真的很困惑!

在日本出差的那幾天,每天一早看到滿街都是打領帶、穿西裝、健步如飛的日本上班族,連計程車司機都是穿西裝打領帶。我笑著問翻譯:『日本的領帶生意一定很好喔!』翻譯告訴我日本連工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出門到公司以後,才換上工人服裝的!我當時真的很訝異!

這幾年的歷練,我終於漸漸體會,『態度』,才是競爭力唯一的來源,和英文能力不是成絕對關係的。這不僅適用於個人,也是用於國家的競爭力(社會普遍的工作態度認知)!

『你們的英文能力可能比紐約的乞丐好嗎?』--我想起了『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作者回答台灣記者關於英文能力和個人競爭力的問題。

顯然,英文能力不是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對個人、對國家的經濟競爭力都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也許大家該換個腦袋思考一下...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無私、熱情--會讓我們自己的路更廣







一個老師問我,為甚麼有那種胸襟將授課講義完全無限制放在網站上(http://www.123hi.org/learn)?

其實,因為長時間投入在資訊的領域,發現私藏自己的專業或研究心得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領域中,你手中的寶過了幾年可能一點用處也沒有。既然如此,何不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呢--不管他是不是你學生,你認不認識?
另一個原由是,我也習慣很多資源都從網路取得,我的教學資源也有很多來自網路的貢獻,當自己有了能力,也是該回饋的時候了。
無私、熱情--會讓我們自己的路更廣,你同意嗎?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二種老闆的產業經驗思維

一個IC公司的老闆對我一個朋友(最近被他待了18年的公司資遣,但他過去的經驗和IC產業毫無關係)說:
『我為甚麼要找你?如果我要這個產業經驗的人,我身邊就一大堆了,但我需要的是沒有這個產業經驗,但有能力的人帶來新的思維。況且,你能在一家公司待上18年這正是我需要的人!』

另一個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且已經在他的領域做到經理位階的朋友去了一家傳統產業的公司,老闆要他從基層幹起:
『我知道你有顯赫的學經歷,但產業經驗對我們公司是最重要的,你必須能夠適應我們這邊的文化,否則我很難說服公司其他人給你好的位置。』

二種思維、二種老闆。
沒有對錯,因為二家公司從過去到現在都很賺錢。

那家IC公司的老闆因為不斷創新所以公司在產業中很有競爭力;另一家傳統公司的老闆因為對人強調產業經驗,公司也一直蒸蒸日上!

創新有風險--一步棋走錯就一敗塗地;保守(對人只強調產業經驗)也有風險,如果整個市場在改變時仍不自覺,過度依靠『產業經驗』可能就會像一個在慢火中溫煮的青蛙。

你在哪一家公司?

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

朱邦復說:「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


最近朱邦復的圖型技術又上新聞,讓我想起資訊界的這位奇才。

在google找了朱邦復這則新聞,關心一下他的研究進度到了哪裡,怎麼會上了新聞版面。
我注意到PCHome的這則新聞:

相片來源:朱邦復工作室 http://www.cbflabs.com
=======================================

朱邦復對培育人才頗有一套獨特看法,他說「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工作室伙伴未必能力要最強,但生活作息絕不能馬虎,因此早期要成為朱邦復門下子弟,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每天洗碗、掃地,通過考驗後才能拜師學藝。
==================================
朱邦復是一個很特殊的人,在技術上真的是奇才,對文化的傳承堅持更是令人敬佩,我也很喜歡
他工作室網站所說的--『網站宗旨:闡釋文化,指點迷津』,但在資訊界,我一直不覺得他是一個成功的人。雖然自許為革命家,但除了倉頡外,我實在想不出他的其他發明對資訊界有何重大的影響!當然,身在有微軟這隻怪獸四處侵蝕全世界各國文化的年代,其實華文市場本身就不容易出頭!
不過,我喜歡他說的那句話: 「能力我教就好了,品德才是首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