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愛因斯坦說: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報載(如後)哈佛大學對通識課程進行大改革,我突然想起大學時通識課程歷史學程的林教授研究室門口貼的--『專家,只是一條訓練有素的狗』。

缺乏人文素養,專家的視野只有一條線。

幾十年來,我們社會真的培養了非常多的技術專家,不過,我們真的因為這些專家而更美好了嗎?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發展經濟就會忽略環境和人的關係;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建設就會不加思考直接先破壞舊的東西再來建設;
沒有人文涵養,我們就會短視,社會主流價值觀就會變了樣。

哈佛用了3年辯論,那我們的大學教育呢?

=======================

破除偏重學術印象 哈佛通識課大改革
自由時報2007/5/1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美國哈佛大學十五日正式通過採納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通識課程改革,將著重敏感性的宗教、文化及科學問題,期能克服學生狹隘觀念,打破外界認為哈佛課程過於偏重學術的刻板印象。

近年被批與現實脫節
哈佛大學設立於一六三六年,已有將近三百七十年歷史,是美國最古老的一所大學。該校的通識教育向來為人稱道,學生可以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文理之間、專業之間互相溝通,兩年後再挑選主修專業。但近年來,不少校內教職員以至教育界人士,都批評哈佛的課程跟不上潮流,與現實脫節,只集中研究狹窄的學術問題。

新生須修八領域課程
這次課程改革大綱是經過歷時三年的校內辯論後,於今年二月八日提出,十五日正式通過,要求每一位入學的哈佛新生必須修習八大領域的通識課程,包括道德推理、批判性思考技巧、數學推理、生命科學、物理宇宙科學、世界國家社會、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國等。
哈佛大學表示,新課程目標在於「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瞭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
文理學院院長皮爾比姆就表示,新課程對於學生眼中的世界及他們現實生活所需及所接觸的層面,都是一大挑戰。

助了解其他國家文化
其中一門新課程為「世界國家社會」,旨在幫助學生跳脫美國狹隘觀念的窠臼,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價值、習俗及體制。「文化信仰」課程則是涵蓋社會、政治、宗教、經濟及跨文化等面向,介紹不同的思想、藝術及信仰。
歷經將近四世紀的發展,哈佛大學已站穩全球高等教育的龍頭地位,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通識課程的發展,莫不是所有大學想要學習的對象,這次哈佛改革通識課程為三十年來之最,因而備受各界矚目。

沒有留言: